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茴香 (Anise)

茴香 (Anise)                            黃慶三 (04/23/15)



                                                                     八角茴香圖案
                                                                          八角茴香
                                                                    「茴香仔」(台語)
                                                              「茴香仔」(台語)
佛羅藍思茴香


茴香 (Anise)                            黃慶三 (04/23/15)

  
                 

名為「茴香」的香料,包括「(歐洲) 大茴香」、「茴香」、「小茴香」、「茴香仔」(台語) 、以及「八角茴香」。除「八角茴香」外,這些茴香都是繖形科 (Parsley familyApiaceae)但不同屬。這些不同屬的茴香植物外表頗類似,主要用它們曬乾的種子直接做香料,或用種子蒸餾提煉成「茴香油」,做為香料及醫藥用。但新鮮幼嫩的茴香棵葉,也用來做烹調的香料、沙拉、或當蔬菜炒食。就因香味或成份類似,因此都稱為 「茴香」。

茴香是「五香粉」(Five-spice powder) 配方重要的成份。據說「五香粉」這配方,是為了使食物能够「陰陽調合」而合成者。「五香」的原意指五種味覺,即甜、酸、苦、鮮味 (Savory Umami)、及鹹味;而「五香粉」也常用五種香料混合。例如用八角 (Star anise)、肉桂 (Cassia cinnamon)、丁香 (Cloves)、茴香 (Fennel seed)、及四川花椒 (Sichun pepper) 這五種研末,以同等份量混合而成。也有用肉桂 (Cinnamon)、八角 (Star anise)、大茴香 (Anise seed)、薑 (Ginger root)、及丁香 (Clove) 合成者。市面上又有使用其他不同配方,且超過五種成份,例如還加上豆蔻 (Nutmeg)、甘草 (Licorice)、胡椒 (Black pepper)、陳皮 (Orange peel) 等混合而成。

「八角茴香」俗稱「八角」(Star anisestar aniseed,學名Illicium verum),八角科 (Illicium familyIlliciaceae),八角屬 (Genus Illicium)。由於引人的甜香,屬名 Illicium 由意為 「誘惑」的拉丁字 illicere 演變而來。它是開紫白色花的小樹,結出通常八個角的果實,曬乾後而得。它的香味主要成份是「茴香腦」(Anethol),但只有果莢帶有香味,種子無味;味道介於大茴香和小茴香之間。除了做烹調的香料外,也用做咳嗽糖、胃散、糖果、香水、飯後甜酒等。貿易上大宗的「茴香油」通常由中國產的八角茴香,而非大茴香,蒸餾而得。 但八角茴香油比較嗆鼻。
八角茴香且可製造能克制禽流感 (Avian flu Bird flu) 這種過瀘性病毒的藥品「克流感(Tamiflu,商標名) 2005年底亞洲禽流感猖獗,亟需八角茴香製作克流感」時 (請注意,未經提煉製作的八角茴香本身,並無克制禽流感的作用) 因而供不應求,導致有毒假貨,即用外表類似、但有毒、不能食用的品種,替代,例如野八角 (I. simonsii)日本八角 (I. Anisatum)短柱八角 (I. brevistylum)、紅茴香 (I. henryi)、中國莽草或紅毒茴 (I. lanceolatum) 等來出售,不但有害健康,更有可能導致中毒。購買八角茴香時,必需小心。

(歐洲)大茴香」、茴芹 (Aniseaniseed,學名 Pimpinella anisum),茴芹屬 (Genus Pimpinella)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及西南亞洲。約十八吋高,七月開白色繖 () 形花序,秋天結實。曬乾的種子在古時候曾做為賦稅徵收的香料之一,也傳說如果放一株大茴香在枕頭下,就不會做惡夢。它主要的香料化學成份和八角茴香一樣,也是「茴香腦」,因此兩者可互相調換使用。它用作烹調、蛋糕、及餐後甜酒的香料。它同樣也有止咳,幫助消化,避免脹氣 (特別是吃了墨西哥的豆類食物) 之用。大茴香油係大茴香子經蒸餾而得,於醫療上可增進乳汁流量,也具有良好的殺菌、防腐作用,又可做精細機件之潤滑油。

「茴香」(Fennel, 學名 Foeniculum vulgare) 可做香料,和八角同是五香粉成份之一。 它能驅風、止咳、祛痰,也可利尿、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而餵奶的母親可增進乳量、減少嬰兒脹氣等。 一個較新的品種稱為「佛羅藍思茴香」(Florence Finocchio fennel學名F. vulgare var. azoricum),葉柄基端肥大如球莖,有些超市常有出售。可做沙拉,清香爽脆;也可炒食 (煮過熟則失去香味),風味略似下述的「茴香仔」而甜些。

「小茴香」(Cumin Cummin,學名 Cuminum cyminum) 也是種古老的香料。約一呎來高,開黃褐色花。 據說它可使愛人忠貞,所以過去常常用來做愛的「魔劑」(Magic portion) 這種調味香料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使用,而拉丁美洲更為普遍,也是印度最常用的香料之一。使用前先把小茴香子用油炸一下或烤過,而可單獨使用、或和其他香料混合磨成粉,撒在準備好的食物上。 懷孕的婦人食用它可減輕噁心,餵奶的母親可增進乳量,減少嬰兒脹氣等。同樣其功效為利尿、 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等等。

台語的 「茴香仔」園藝名為「蒔蘿」,即大家熟悉的 ”Dill” (學名 Anethum graveolens)。它用來加在麵包裏、蔬菜 (特別是小黃瓜)、沙拉、漬物、蛋、和魚,也用來做茴香醋。新鮮和乾燥的莖葉、及種子都可做為香料。它是筆者從小就喜歡的蔬菜,家裡菜園常有。媽媽就加點薑絲清炒,如滴上幾滴米酒,味道更為香濃。「茴香仔」也有一般茴香的特色,除了調味外,它也能利尿、驅風、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增進乳量等等。種子是做咖喱的成份之一。3


葛蔞子 (Caraway, 學名Carum carvi) 也是茴香類的植物。外表、香味也類似,據說它在5000年前當做蔬菜食用。它的種子、嫩莖葉都可食用;種子油可做香料、藥用等,種子常加在黑麵包(Rye bread) 裡。西司利 (CicelyAnise cicelySweet cicely,學名 Myrrhis odorata) 則是另一種茴香類植物,但葉子有似蕨類。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康乃馨及母親節 (Carnation & Mother's Day)

           康乃馨及母親節  (Carnation & Mother's Day)         黃慶三 (05/10/2015) 
      

https://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314644634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5/05/carnation-mothers-day.html            

 紅白康乃馨 
 芃谷的康乃馨 (1886)

                                                                               

康乃馨 (CarnationClove Pink,學名Dianthus caryophyllus),為石竹科 (Pink familyCaryophyllaceae),石竹屬 (Genus Dianthus)。可能原產於地中海地區,但經過約兩千年的人工栽培,確實原產地已不易查證。它是草本多年生植物,可長至約 80 公分高。花通常是亮麗的粉紅 () 色,但栽培種卻有紅、白、黃、綠色;更有利用基因改變而來的藍紫 (Blue-mauve) 花色 (品種名為 “Moondust”)。康乃馨是西班牙的國花,也是美國俄亥俄州的州花。康乃馨喜愛排水良好、全日照、中性至稍為鹼性的土壤。

英文 “Carnation” 這名字的由來,有些學者以為是從 “Coronation” (加冕) “Corone” (花冠)這字演變而來,因為古希臘人常以康乃馨來做慶典的花冠;也有人認為它由拉丁文 caro” (Flesh),即指康乃馨花的顏色,或是 incarnatio” (Incarnation),即神靈的化為肉身 (基督之化為人)。至於康乃馨的紅、白、黃、綠等顏色,則見人見智,各有其代表性,例如紅色是「我欽慕你」、「為你心痛」等代表愛、多情、及尊敬;白色則為送給女性、代表熱情的愛及好運的禮物,特指她有天真無瑕、甜蜜可愛、及純情的內涵;粉紅則是「永遠記得你」,有著快樂、及感謝的懷念;黃色有著你讓我失望的意味;綠色則用來慶祝愛爾蘭的聖派翠克日 (St. Patrick's Day) 等等,不一而足。

提到康乃馨,特別是五月初的時節,大家就會聯想到母親節,因為康乃馨常是用來送給母親或紀念母親的花卉。縱使慶祝的日子可能不同,目前全世界有 46 個國家慶祝母親節。大都數的國家都以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但也有少數國家,包括奧地利、香港、荷蘭、匈牙利、葡萄牙、南非、及西班牙,在五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慶祝這節日;其他也有在二月、三月、十一月、或十二月慶祝的國家。

其實母親節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就已存在。古希臘人把每年春季的慶典,奉獻給代表母系的女神,且借這慶典來致敬希臘神話裡的「諸神之母」”Rhea”。而古羅馬人每年春季的慶典,稱為 Hilaria,則是用來敬拜當時人們崇奉的「大神母」”Cybele”。初代基督徒以四旬齋節 (Lent) 的第四個禮拜日,來紀念耶穌基督的母親聖母瑪利亞;1600 年代,英國人則把這個節慶日的慶祝對象包括所有的母親,而名為「母親的禮拜日」(Mothering Sunday)。禮拜時,先向聖母瑪利亞禱告後,孩子們便拿禮物及花束送給母親。

這個慶祝「母親的禮拜日」習俗,在 19 世紀時已逐漸消失。1870 年代,美國的Julia Ward Howe 為了鼓吹和平,反對戰爭,她寫了一首有名的「母親節宣言」(Mothers Day Proclamation),在 Boston發起以六月第二個禮拜天為「母親和平日」,希望官方能採用這天來紀念母親節,但沒被接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士兵又把這個節日「帶」了回來,加上生意人為了生意的炒作,這節日的慶祝,才又「復甦」起來。不過在這以前,還得靠一位名為 Anna Jarvis 女士的創意和努力,美國才正式有「母親節」這節日的存在,不過它是訂在五月,而非 Julia Howe 所鼓吹的六月。

1908 5 10 日「母親的禮拜日」,Anna Jarvis 送了 500 朵她母親生前最喜歡的白色康乃馨到Grafton, West Virginia Andrews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來紀念她的母親。依據 Anna Jarvis 的說辭,白色康乃馨正可代表母親純淨至高的愛。以後 Anna Jarvis及一些她的支持者,一齊寫信給一些高階層的人仕,遊說成立一個正式的母親節紀念日。1911 5 8 日,美國威邇遜總統 (Woodrow Wilson) 簽署了一份上下兩議院共同決議案 (Joint Resolution),宣佈每年五月的第二個禮拜日為母親節。此後幾年,Janna Jarvis 在母親節總共贈送了上萬朵的康乃馨到教堂去。逐漸的,人們開始用康乃馨做為母親節贈送的禮物,而 Anna Jarvis 則被尊稱為 “Mother of Mother’s Day”

也許是由於 Anna Jarvis 開始在母親節,贈送她母親生前最喜歡的白色康乃馨,目前的習俗是佩帶白色康乃馨來紀念已去世的母親,而紅色者,則用來致敬仍然健在的母親們。筆者一向很高興、又得意的佩帶紅色康乃馨,直到幾年前,母親以 96 歲高齡「過往」(台語) 後,只能哀傷的佩帶白色的了。母親節又到了,天上的母親,我們一切都很好,請不必罣慮。

附記: 轉述一個故事母親的心跳 (By 黃慶三 5/9/2021 Mother's Day)

 一位年輕的媽媽在生產一個女嬰時,不幸去世。她的心臟就捐贈給一個亟須心臟移植的男士。當移植手術完成出院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這個給他再次生命的家庭。

在這男士抵達前,出生沒多久的女嬰經常哭啼不,沒人能够使她安靜下來。這男士一進門,就把這哭啼不停的女嬰接手過來,抱在胸前。很奇妙的,這女嬰立即停止哭啼,一小陣子後,嘴角露出微笑,然後就沈沈睡去。原來她終於又聴到九個月以來,當她一有生命後,就熟悉的母親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