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 (Wintersweet) 及夏臘梅 (Sweetshrub) 黃慶三 (06/30/2016)
臘梅植株
臘梅花
夏臘梅混種 ‘Aphrodite’ (攝於 Brookside Gardens, MD)
卡羅來納夏臘梅 ‘Michael Lindsay’
(攝於 Brookside Gardens, MD)
中國夏臘梅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1
夏臘梅混種 ‘Venus’ (NC State U.)2
1.
臘梅屬 (Chimonanthus)--3-6種,生長在東亞。
2.
夏臘梅屬 (Calycanthus)--2種,原生於美國。
3.
中國夏臘梅屬 (Sinocalycanthus)--只有一種,生長在東亞 (這屬可能併入夏臘梅屬)。
4.
奇子樹屬 (Idiospermum)--只有一種,生長在澳州昆士蘭州熱帶雨林。
本科植物前三屬均為灌木,高約2至4公尺 (6.6 至13英呎),惟奇子樹為高大喬木,20至30公尺 (66至100英呎) 高,花為紅色或白色,種子對大多數動物有劇毒 (奇子樹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臘梅」(Wintersweet,學名Chimonanthus
praecox),臘梅科,臘梅屬
(Genus Chimonanthus),落葉灌木,可長至4公尺 (13英呎) 高 。冬末、早春在葉子仍未萌芽前開花,花黃白色,紫色花心,有濃香。它不屬於梅類
(Mume Plant, Japanese Apricot,Ume,學名
Prunus mume。【請見拙作《梅花
(Mume)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6/05/mume.html 】,但因花期相近,花香略似
(但梅花淡香),而花色似蜜臘,且開於臘月 (農曆十二月),故名「臘梅」。花較下述的「夏臘梅」小。其處理後的乾燥花蕾可做中藥,清熱解暑,理氣化瘀。3種子為瘦果,含有毒素臘梅鹼 (Calycanthine),可做瀉藥,不可誤食。
臘梅的數個變種略述如下:4
1.
素心臘梅 (C. praecox var. conclor)--花着生於第二年生枝條,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椭圓形、或匙形,花被純黃,有濃香。
2.
磬口臘梅 (C. praecox var. grandiflorus)--葉及花均較大,外輪花被黃色,內輪黃色、有紫色絛紋,香味濃。
3.
小花臘梅 (C. praecox var. parviflorus)--花朵小,外層花被黃白色,內層有紅紫色條紋,香氣濃郁。
4.
狗爪臘梅 (C. praecox var. intermedius)--也稱狗牙臘梅或紅心臘梅。葉狹、花小,花被狹而尖,外輪黃色,內輪有紫斑,淡香。
它喜全陽,富含腐植土、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沙質壤土。臘梅施肥以磷、鉀為主,氮肥少施,氮、磷、鉀的比例約1:4:2。耐旱怕澇,花前或開花期要注意適量澆水,澆水過多容易落蕾、落花,水分不足則開花較少。臘梅繁殖一般以嫁接為主,分株、播種、扦插、壓條也可。分株繁殖多在花後休眠期間進行,選擇有細根小枝,先把週圍土壤挖去,用刀子或細鋸將分株從母株上切下。分後的小株應及時栽種,注意遮蔭和保持土壤的濕潤。
「夏臘梅」(Sweetshrub,Spicebush,學名 Calycanthus spp.),同為臘梅科,但為夏臘梅屬 (Genus Calycanthus),為落葉灌木,1 至4 公尺 (3.3至13英呎) 高及寬。葉子亮綠。刮傷的樹皮有頗強的樟腦味。夏臘梅屬的屬名 calycanthus源由希臘文 kalyx,意為花萼 (Calyx),而anthos 意為花。英文俗名 Sweetshrub或 Spicebush,則因它的花香,有似鳳梨、草莓、和香蕉的混合香味,1其枝葉也有香氣。由花蒸餾的精油用於香水。美國原住民過去以它做藥用;加州原住民用加州夏臘梅來編織籃子,及做箭桿。夏臘梅喜溫暖濕潤環境,在排水良好的濕潤砂壤中,生長良好。
這屬有三種,均於夏季開花,故名「夏臘梅」:
1. 卡羅來納夏臘梅 (Carolina sweetshrub,Eastern sweetshrub,學名 C. florida) 原產於美國東岸,北從紐約州,西至密蘇里州、路易斯安那州,南至北佛羅里達州。花紫紅色 (Maroon),花香有點口香糖味;
2. 加州夏臘梅 (California sweetshrub,Western sweetshrub,學名 C. occidentails) 原產於加州溪岸、河邊等潮濕之地。花也是紫紅色,有甜美的香料味或酒香。其花及葉子比前者大;
3.
中國夏臘梅 (Chinese wax shrub),1963年才被發現。原命名為Calycanthus chinensis,1964 年改為 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5 即它屬於中國夏臘梅屬 (Genus Sinocalycanthus--為單種屬Monotypic genus)。但哈彿大學文獻指出,中國夏臘梅DNA的分析,和北美洲的兩種夏臘梅頗為接近,且可和北美洲的品種混種,所以它該和北美的夏臘梅同屬,即學名應為Calycanthus chinensis。6 它於1980年代引進北美,耐寒性為至少為USDA zone 6。可長至約10英呎高。花2至3吋直徑,無芳香。外圍花被片 (Tepals) 象牙白色,內圍花被片淡黃色。
夏臘梅的混種、培植由北卡州立大學
(NC State University) 開始。1991
年,北卡州立大學的學生Richard
Hartlage以卡羅來納夏臘梅和中國夏臘梅作「正逆配種」或「互交」(Reciprocal cross,即兩個親本相互作為母本和父本的雜交混種),而生出四株混種小苗。五年後,一株開了花。這株混種保有雙親的長處,花多、且大、酒紅色、但無芳香的花朵。這混種名為 ‘Hartlage Wine’。2
由於 ‘Hartlage Wine’ 的成功,北卡州立大學的Dr.
Tom Ranney繼續以中國夏臘梅,卡羅來納夏臘梅、以及加州夏臘梅作混種的研究及栽培。2 綜合這三品種的基因,培育出白色、3至4吋直徑、芳香、形似星花木蘭 (Star Magnolia) (或有人認為似蓮花),的栽培種,Calycanthus ‘Venus’。2 它的花香有似成熟蜜瓜的果香。
這個北卡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繼續以 ‘Hartlage Wine’ 的親本,再加上加州夏臘梅來混種、栽培,鄰選出另個混種,名為 Calycanthus ‘Aphrodite’,於2013/06/01,被北卡州立大學的J.C. Raulston植物園列為 “Pic of the Day”。7 ‘Aphrodite’
葉子亮綠,花紫紅,芳香,形似星花木蘭,最中心捲曲的花瓣,帶有些許象牙白條紋或斑點。全陽或半遮陰,可忍受常濕的土壤,容易種植照顧,冬天可修剪,以控制其形態及高度。馬利蘭州溪畔公園
(Brookside Gardens, Silver Spring, MD) 種有兩株
‘Aphrodite’,五、六月繁花正盛。
美洲的兩種夏臘梅,和亙古以來就相距半個地球的中國夏臘梅同科、同屬,可以互相混種,有人認為它是「大陸板塊漂移說」的另一個證明。別個例子是,原生於北美洲東部的鬱金香樹
(Tulip Tree,學名Liriodendron tulipifera),及原生於中國及越南的鬱金香樹
( L. chinense) 也是同科 (木蘭科, Magnolia
family,Magnoliaceae)、同屬 (鵝掌楸屬,Genus Liriodendron),目前仍可容易交配混種,而沒有「異域物種形成」(Allopatric speciation) 的現象。可能由於億萬年來,鬱金香樹的「線粒體基因組」幾乎沒多少改變的緣故。【請見拙作《鬱金香樹 (Tulip Tree)--及其進化》,http://cshuang2.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4342.html】或http://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14017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