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北美雪莓 (Snowberry)

 

北美雪莓 (Snowberry)                  黃慶三 (11/30/2023)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23/11/snowberry.html

白色北美雪莓
粉紅北美雪莓
白色北美雪莓花及果 (Wikipedia)
白飯樹 (Wikipedia)


北美雪 (Common Snowberry,學名Symphoricarpos albus) 忍冬科 (Honey suckle familyCaprifoliaceae)、毛核木屬 (Genus Symphoricarpos)。它3 6英呎高,也是同樣寬度的落葉灌木叢。它原產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 (Nova Scotia) 、至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British Columbia),南至俄勒岡州、新墨西哥州、伊利諾州、和維吉尼亞州。屬名來自希臘語 symphorein,意思是一起承擔karpos 意思是水果,指的是成簇出現的水果串;

品種名albus指水果顏色為白色。1 USDA Zone 3 71

 

夏季,微小的鐘形粉紅色花朵(長至 3/16 英寸)在葉腋中成簇綻放。花朵之後是一簇簇球形漿果(每個漿果直徑約為 1/2 英寸),最初呈淡綠色,但夏末秋初成熟而呈純白色。果實在冬季時,仍附在落了葉的枝椏上,因為大多數鳥類並不覺得它們可口。就因白色漿果成為光禿禿枝椏上的焦點,而成爲冬季花園的好景觀。喜全陽 (6小時以上日照) 及部份遮陰雪莓含有化感化學物質 (Allelopathic chemicals),即它會抑制附近其他植物的生長。4

 

這種植物過去在老式的庭院花園中很受歡迎;此外,另外兩種品種也常被種植。這另外兩個品種爲:(1). 珊瑚雪Coralberry 學名S. orbiculatus),有無梗、腋生、紫綠色的花朵,和艷麗的粉紅色漿果簇;及 (2). 西方雪 (Western snowberry,學名S. occidentalis) 原產於加拿大大部分地區以及美國北部和中部。 這是一種乾燥草原灌木,開淡粉紅色的花、革質、橢圓形的葉子,有綠白色,或稍帶粉紅的果實。2 此外,南加州雪莓 (South California snowberryCreeping snowberry,學名S. mollis) 匐伏狀,1 2英呎高,花紅色或粉紅,果實白色但帶點粉紅果實含有草酸鈣 (Calcium oxalate),和可能的皂苷 (Saponic glycodside) ,味不佳,有小毒,不適人類食用。中毒症狀爲嘔吐、及下痢。3

 

雪莓很容易從吸芽 (Sucker) 繁殖;插枝也可成活。在最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它會透過吸芽蔓延,並形成密集的灌木叢或群體,即地下匍伏莖 (Rhizomes) 是主要的繁殖方式。林地火災可能焚毁一切植物地面上株條,但雪莓可靠地下匍伏莖迅速萌芽再生。4非由鳥類食用後排泄者,秋季播種的種子,需要先經華氏80度、持續90 120天的熱分層處理 (Warm stratification) 春季種者需要先經華氏41度、持續4 6個月的冷分層處理 (Cold stratification)2

 

台灣的白飯樹 (Stinking Flueggea學名Flueggea virosa) 果實有似北美雪莓 (因此有人誤稱

它為 ”Snowberry”)。事實上它是葉下珠科 (Phyllanthaceae)白飯樹屬Genus Flueggea)。

屬名Flueggea為紀念德國植物學家John Flueggea1775-1816)而命名。原產於熱帶非洲、

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臺灣及華南。果實成熟時白色。成熟時常見成群的白頭翁

(白頭額仔) 鳥前來採食,因此有白頭額仔樹的稱號。5

 

白飯樹果實洗淨後可生食,或用鹽或糖醃漬後食用。5葉、根可以入藥,中藥名: --白飯樹,

白飯樹根。依據香港浸會大學,6本品有小毒,多作外用,不宜內服。--祛風除濕,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祛風濕,清濕熱,化瘀止痛。白飯樹的另一品種一葉萩

(F. suffruticosa) 也常作民間處方,它含生物鹼Alkaloid,即一葉萩 (Securinine)

可治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Lumbago,也稱下腰痛),手脚麻痺等。但其真正藥效

並無臨床証明。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近海垂釣 (Inshore Fishing)

 

近海垂釣 (Inshore Fishing)      黃慶三 (11/24/2023)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23/11/inshore-fishing.html

鵜鶘群集小沙洲  
鵜鶘從空中插水捕魚
 海鳥群集海面
藍魚上鉤
藍魚上鉤
歡樂女漁夫
釣了30多尾的藍魚  
 紅鼓魚(Red Drum
獵鴨隐蔽裝置 (Duck blind) 
藍魚
六位垂釣客 
藍魚去骨魚片
夕陽西下   
                                                                                                                                                        乾煎藍魚



兩天前深海垂釣 (Deep Sea Fishing),自己釣了一條約40磅的沙氏刺鮁 (Wahoo) (請見拙作:《深海垂釣 (Deep Sea Fishing)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23/10/deep-sea-fishing.html),好高興。休息了一天,去參觀附近的哈特拉斯角燈塔 (Cape Hatteras Light Station),次日一早還是回到哈特拉斯角 (Hatteras Island) 的小漁港。但這次只是塔小船,作近海垂釣。這次有6位垂釣客,因是小船,船長 (Captain) 自已兼幫手 (Mate)

 

船沒開很久,沿途可見一些沙洲小島,小島上錯落、棲息著一些海鳥。有個長長的小沙洲,聚集著一群不少的鵜鶘Pelican鵜鶘屬,Genus Pelecanus除了南極洲,鵜鶘零散分布在所有大陸的大型水鳥。它最明顯的特徵是嘴下帶有一個喉囊,可以自由伸縮,是捕捉、儲存食物 (魚穫) 的器官,布袋,所以台語稱爲布袋鳥」。台灣的「布袋鳥」名爲斑嘴鵜鶘Spot-billed PelicanP. philippensis),因它嘴器的上顎骨上有斑點。鵜鶘可以單獨覓食,但大多更愛用群體捕魚的方式;但美洲褐鵜鶘 (P. occidentalis) 和秘魯鵜鶘 (P. thagus) 會從空中插水捕魚。筆者的相機也捕捉了鵜鶘從空中插水捕魚的畫面。

 

當船開到海面群集飛鳥的地點,船長當然知道水面下,一定有不少的魚群游弋。於是他停了船,抛下四根釣桿,就等魚兒上鉤。果然沒多久,就有藍魚上鉤,且常有兩枝釣桿同時釣到,我們幾個漁夫忙得不亦樂乎,沒有很長的時間,我們總共釣了三十多尾藍魚,我個人就釣了七尾。因爲全是藍魚,依照規定每人只能釣五條,所以多出的五、六條只好丟回海中。

 

藍魚、扁鰺Blue fish,學名Pomatomus saltatrix),又名藍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列為易危保育類動物,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游釣魚。藍魚於冬天生活在佛羅里達洲海域,春天時,它們就會向北遷徙至麻省地帶;10月它們就會離開新英格蘭海域向南遷徙,想是我們正好碰上。藍魚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其獨特味度吸引一些食客。藍魚的魚苗只有浮游動物的大小,在西北大西洋最少有兩個群落,以北卡的哈特拉斯魚(Cape Hatteras,即我們垂釣的附近)為界。墨西哥灣暖流 (Gulf Stream) 會將魚苗由哈特拉斯角南部帶往北部,並回流至大西洋中部及新英格蘭海域。

 

因為所釣藍魚數目已達限制,船長就把船開至頗近岸邊,水深約兩、三英呎,長滿細長、略呈褐色海草的地方,說是要釣美國紅魚、紅鼓魚(Red Drum,學名Sciaenops ocellatus),它又稱斑點尾鱸,是石首 (Sciaenidae) 擬石首魚屬 (Genus Sciaenops) 下的惟一一種。體型狀如紡錘,體色微紅,尾部有數圓形黑斑。肉質細嫩,刺少汁多,味道可口怡人,故暢銷市場,成為重要的商業養殖魚類,為世上養殖產量最高的魚種之一,亦是著名的海水游釣魚類。* 俗名紅鼓魚的「鼓」字,是指此魚產卵時砰然不斷,宛如擊鼓。雄魚先為擊鼓,雌魚繼之,雌雄並游,完成產卵。受精卵浮於水面,一日之內,便能孵化。* 1987年臺灣水產實驗所曾由德州引進受精卵,1989年繁殖成功。

 

船長拋下兩枝釣杆魚餌,等了一小陣子,果然有條紅鼓魚上鉤了。可惜它才17吋長,不到18吋的規定,只好放回去。又等了一小陣子,另一條紅鼓魚也上鉤了,可惜它比上一更小半吋,同樣只好放回去。過後等了三、四十分鐘以上,再也沒有魚兒上鉤,時間也漸晚了,船長只好起錨,打道回府。在我們釣紅鼓魚的附近,見到好幾個獵鴨隐蔽裝置 (Duck blind),原來它是在野鴨遷徙季節,用來租給獵鴨者的設備。看來頗為新奇有趣。

 

船回到港口,船長把魚穫排在水泥地上,讓大家拍照留念後,同樣送到近旁,論斤收費殺魚的地方,由兩位職業殺魚手,或刮或切,很快的削成去骨魚片(Filet),然後把這些魚均分成六份,由我們六位垂釣客各得一份,而結束了近海垂釣之行。回程路上,夕陽己經西下。當晚就享受乾煎藍魚,很是甜美。回想兩天前的深海垂釣,緊張刺激;近海垂釣,則較輕鬆欲如,但同様是個回味無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