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薯粉 (Tapioca) 及珍珠奶茶 (Bubble Tea) 黃慶三 (04/04/2024)
【筆者註:有位 ”Retired Doctor” 的朋友,前些日子查詢 “Tapioca” 資訉,因 Sedona & Grand Canyon 的 Family Reunion Trip,這篇拙作拖了一陣子…】
木薯粉、樹薯粉、生粉 (Tapioca)
是從木薯、樹薯(Cassava,學名Manihot esculenta)的地下莖 (Tuber) 淬取的澱粉。木薯、樹薯是一種大戟科 (Euphorbiaceae),木薯屬 (Genus
Manihot ) 植物,原產於巴西,17世紀時傳到非洲及印度,主要種植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雖然大部分利用的是地下莖,但樹薯的葉亦可作為蔬菜食用。
木薯、樹薯的地下莖去皮煮熟後可以食用,而由其地下莖淬取的澱粉,即木薯粉、樹薯粉,亦可做成多種食品。它是一種適應熱帶低地、炎熱條件的多年生灌木,木薯比許多其他食用植物,更能適應貧瘠的土壤。因此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不少居民種植木薯作爲食物。惟木薯、樹薯的地下莖或木薯粉、樹薯粉祗含醣類(Carbohydrate),它的蛋白質、維他命、及礦物質含量頗低,所以它的營養價值也頗低。在其他國家,它在各種加工食品中,樹薯粉用作增稠劑 (Thickening
agent)。
依照氰酸(Cyanic
acid)含量多寡,木薯可區分為兩類:一類為甜味種( Sweet cassava,學名M. palmata 或 M. dulcis ),另一類為苦味種( Bitter cassava,學名 M.
esculenta
或 M. utillissima )。以植株外觀而言,木薯植物有紅色或綠色的枝椏,前者品種即爲甜木薯、後者品種爲苦木薯:
(1).
甜木薯種的塊根含較低的氰酸,塊根表皮呈淡青色。莖幼嫩部位具有茸毛,葉片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葉表面呈鮮綠色。塊根較小,氰酸大部分存在於皮部,皮細薄,毒性小,氰酸含量在 80 毫克 / 公斤以下,適應性弱,生育期短,產量低,除供製澱粉及飼料,且可直接供食用。
(2). 苦木薯種的塊根含多量的糖苷氰化物(Cyanogenic
glycosdies),塊根表皮呈褐色。莖幼嫩部位不具茸毛,葉片呈尖銳形,葉表暗綠色,塊根粗大,表皮褐色,氰酸分布於整個塊根,皮粗厚,毒性大,氰酸含量在 80 毫克 / 公斤以上,適應性強,生育期長,產量高,主要供製造澱粉及作飼料用。
綠枝變種,即苦木薯,需加工處理,以去除亞麻苦苷(Linamarin)與百脈根苷(Lotaustralin)。這兩種成份是苦木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一種氰苷,兩者進入身體經過酵素水解後,會形成足以致命的氰化氫、或氫氰酸 (Hydrogen
cyanide--HCN)。因此木薯要先刮去外皮,煮熟後才能食用。樹薯在食用前,可經過日曬,延長糖苷氰化物的作用時間,而去除多數的氰化物;另外,樹薯根先經浸泡
(Soaking) 再煮沸 (Boiling),移除氰化物的效果,會比單獨使用浸泡或煮沸更好。1
因此,木薯塊根未煮熟或氰酸未完全分解前就拿來食用,內含的毒素會轉化為氰化氫而中毒。中毒後,輕者噁心、嘔吐、下痢、昏眩,並會傷害視神經和運動神經等;嚴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果數週幾乎完全食用未充分加工、煮熟的苦木薯,會造成一種神經共濟失調 (Ataxic neuropathy) 的癱瘓性疾病,稱作 ”Konzo”。2,3
”Konzo” 意爲「綁腿」(Tied or bound legs),3 是一種麻痺性疾病,曾發生在非洲飢餓的農村人口中。這些人的飲食,常以未充分加工、煮熟的木薯為主;加上與馬鈴薯相比,木薯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因此以木薯為主食者,需有足夠的蛋白質補充,否則會導致營養不良,加上膳食氰化物攝入量高而中毒致病 (即造成 ”Konzo”)。這種麻痺性疾病的發作常是突然,且對腿部的影響比對手臂的影響更大。由此產生的殘疾是永久性的。 通常,患者用腳掌 (The
balls of the feet) 站立和行走,雙腿僵硬,並且經常伴隨脚踝 (Ankle) 陣攣(Clonus)。
木薯很容易透過插枝 (Cutting) 繁殖,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良好。雖然木薯具有毒性,但木薯的產量比一般禾穀類作物(如水稻、玉米)高出許多,特別是木薯耐旱、耐貧瘠,在惡劣環境下的產量,遠勝其他的栽培作物。食用前,只要注意煮熟或加工處理,就可提供飽足。因此,它仍是世界上,尤其是較貧窮落後地區,重要的食物來源。4
依據台南區農業改良場,5 臺灣樹薯於日據時代以前僅有少量,自 1902 年引進新品種試種後栽培逐漸普遍。光復後由於國內味精工業、製酒、飼料市場、及養鰻事業等需求,栽培面積大幅增加。1970 年研究人員經由農復會從巴拿馬、馬來西亞、印尼、巴西引進14 個品種,及收集臺灣各地樹薯 19 個品系,進行品種選育工作。1974 年選育較佳品種,在各地區改良場進行試驗,塊根產量平均以南改育 5 號及新農育 3 號較高,製簽量亦以南改育 5 號最好,為當年主力品種,廣為種植。
因此於1974年時,台灣木薯的栽培面積是26,782公頃,達到了最高峰。依據農業試驗所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文獻,5「當時,常見一車車的木薯於採收後運往加工場,也常看到農民在自家曬場把採收回來的木薯刨成絲,曬成木薯簽條裝袋收藏做為雞鴨飼料,或把木薯去皮磨碎,然後放入大水缸,加清水等待澱粉沉澱後,去掉多餘的水分,再經日曬乾燥,製作木薯粉。」可見台灣當時樹薯盛行種植、採收、加工的一斑。但隨著國內環境變遷,栽培樹薯利潤微薄,飼料供應型態的改變,加上國外廉價澱粉之傾銷,以及山坡地水土保持等問題衝擊,台灣樹薯栽培面積逐年下降,目前只有零星栽培。5
樹薯粉可製作粉圓、粉條等甜品。其中粉圓就稱作「珍珠」(Tapioca peals) 或「波霸」(Boba)。樹薯珍珠的直徑通常為
5 至 10 毫米(0.2
至 0.4 英吋)。它可以添加不同的成分,如水、糖或蜂蜜等其他類型的甜味劑,並製成不同的顏色
(透明、 白色、或黑色)
。樹薯珍珠通常浸泡在糖漿中,使其變得又甜又耐嚼。
台灣聞名的「珍珠奶茶」或「波霸奶茶」(“Bubble Tea”) ,就是用樹薯粉製作的粉圓甜點。最初在東南亞地方,粉圓是用來替代較貴的西米椰子 (Sago palms,學名Metroxylon sagu) 粉所製作的西米粉圓 (Pearl sago) 甜點。因為最初使用的是直徑 2.1 毫米(1⁄12 英寸)的小樹薯珍珠,據說直到一位茶店老闆為了讓他的茶脫穎而出,才決定使用更大、6 毫米(1⁄4 英寸)的樹薯珍珠球,並選擇了一個更具挑釁性的名字「波霸」,來代表差異。「波霸」這個詞是泡泡和大的組合,當兩個詞放在一起時,俚語的意思是「大乳房」或「豐滿的女士」;如加入奶茶,則成「珍珠奶茶」或「波霸奶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