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泡泡果 (Paw Paw)

 

                                                                    泡泡果 (Paw Paw)                                                  黃慶三 (09/16/2024)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24/09/paw-paw.html

 

【筆者 註:十來天前 (Sept. 7, 2024),華府的 C&O Canal Trust,在 FaceBook 上宣稱C&O Canal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的訪客,允許每個人、每天可摘取半加侖的泡泡果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03193858522032&set=a.551667860341302) 。筆者在七、八年前,就曾在那兒採摘它們 (主要檢取掉在地上、水邊的成熟果實)。那時對泡泡果認識不多,只知可以食用,味如香蕉或木瓜,所以淺嚐爲止--即一次食用一粒。現在知道人們是不能一次食太多,否則會引起腸胃的不適

泡泡果灌木叢  

泡泡果樹大葉子 (1012英吋長)
泡泡果串 
Potomac River 河邊掉落的泡泡果
切開的泡泡果 (Public Domain) 
泡泡果種子



泡泡果 (Paw Paw,學名Asimina triloba) 番荔枝科 (Custard apple family Annonaceae) 泡泡屬  (Genus Asimina) ,原產於美國東部、南部和中西部、以及鄰近加拿大安大略省最南端,從紐約西部至內布拉斯加州 (Nebraska) 東南部,南至佛羅裡達州北部和德克薩斯州東部。1 種名 triloba 意爲三個聚心皮果 (Three-lobed),指的是果實可能有一到五個心皮,每個心皮成熟時都是一個單獨的漿果。2泡泡果的首次記錄是在 1541 ,由西班牙德索托 (Hernando de Soto) 探險隊的報告中,7 他們在密西西比河以東,遇到了正在種植這種果樹並食用其果的美洲原住民。除了食用果實外,美洲原住民還收取樹幹的纖維狀內樹皮。利用這些纖維,這些原住民製造了繩索、漁網、籃子、墊子和布料。就因該植物的某些部分還具有驅蟲特性,美洲原住民們也將種子磨碎,製成粉末,塗在頭皮上以控制蝨子。3 至於英文俗名 “Paw paw” 可能源由木瓜 (Papaya) 的西班牙語。2

番荔枝科還包括番荔枝、又稱釋迦Custard-apple,學名:Annona squamosa)、秘魯番荔枝Cherimoya學名Annona cherimola)、番荔枝Sweetsop,學名Annona squamosa)、刺果番荔枝 (Soursop學名  Annona muricata) 這些果實是美國本土原產的水果中最大的可食用水果。泡泡果果實味道具甜味,通常生吃,但也可用來製作冰淇淋。泡泡果果實的風味有似香蕉,因此它有許多地方性的俗名,都帶有香蕉的字恨,諸如Wild banana, prairie banana, Indiana banana, Hoosier banana, West Virginia banana, Kansas banana, Kentucky banana, Michigan banana, Missouri banana, Appalachian banana, Ozark banana, Indian banana, American custard apple, banango, 以及 the poor man's banana等等。

依據Lady Bird Johnson Wildflower Center4 美國原住民和早期歐洲移民,長期以來一直將這種水果用作食物。原住民使用新鮮的水果製成蛋糕和醬汁,或將其曬乾作為冬季食物。早期、來自歐洲的美國移民,也以成熟泡泡果肉做成黃色染料。5 據說泡泡果是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最喜歡的甜點,他喜歡冷藏後食用。托馬斯·傑斐遜 (Thomas Jefferson) 在他的蒙蒂塞洛莊園 (Monticello Estate) 種植泡泡果。劉易斯和克拉克遠征 (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 1806 9 18 日的日記中報告說,携帶的食糧吃完了,吃泡泡果使他們免於飢餓 (餓死?)。丹尼爾·布恩 (Daniel Boone) 和馬克·吐溫 (Mark Twain) 也是這種水果的粉絲。3

依據哈彿大學文獻,6 泡泡果被認為是與現已滅絕的巨型動物共同進化,例如曾經在北美漫步的乳齒象 (Mastodons)、猛獁象 (Mammoths) 和巨型地懶 (Giant ground sloths) 。這些動物在整個北美大陸走動、遷徙時,會食用帶有泡泡果種子的果肉,這些種子經由糞便的排泄,促成泡泡果的傳播與繁殖當這些大型遠古的動物滅絕後 (10,000年前)泡泡果的自然分佈範圍分裂成南部和中西部的孤立族群。因此以目前的眼光來看,泡泡果的存在被認爲是一種不合時宜的(Anachronistic) 的像徵。6 在沒有共同進化的動物夥伴情況下生存、衍續的方法,只能靠植物本身「克隆」(Cloning--指靠無性生殖、或生物技術,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之後代的過程) 的方式,5,6 或靠人類的散佈和栽培而來。1 其他被認為不合時宜的美國本土樹木,包括肯塔基咖啡樹 (Kentucky coffee tree 學名Gymnocladus dioicus)、皂莢樹 (Honey locust學名Gleditsia tricanthos)、美國柿樹 (American persimmon學名Diospyros virginiana) 和奧沙橙 (Osage orange 學名 Maclura pomifera) 等。6

 

泡泡果樹通常生長在洪氾區和陰涼、肥沃的低窪地,或常在森林中形成茂密的、無性繁殖 (Cloning) 的灌木叢。泡泡果是一種大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度可達 40 英尺(12 公尺),樹幹直徑至 10英吋 (25 公分)。5它的大葉子長 1012 英寸(2530 公分)、寬 4-5 英寸(1013 公分),呈楔形。它的綠葉在秋天時,會變成黃色。早春開花,與新葉出現同時或稍早些。花只綻放在一年老枝上,7 花開始時為綠色,變成棕色,最後轉變為深紫紅色。花直徑約 12 英寸(35 厘米),有 3 個萼片和 6 個花瓣。2有淡淡的惡臭、或酵母味,而由蒼蠅、或腐肉甲蟲來傳粉 (而非蜜蜂)。其他被其花吸引的昆蟲也包括食腐果蠅、腐肉蠅和甲蟲。

一朵花通常會結出一串的漿果。野生品種的果實大小平均約3.6英吋長、1.4英吋寬;栽培種的果實則可達 6英吋長、3 英吋寬。7 果實是一種黃綠色到棕色的大漿果。果實最初爲綠色,到九月或十月成熟時,變成黃色或棕色。可以生吃或煮熟,可用於沙拉、製作蜜餞、派 (Pie)、餅乾和蛋糕等。7 依據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 University of Florida, 9 果實頗富營養。但其葉子、樹枝、樹皮、果皮、及種子含有乙醯丙酮素 (Acetogenins) 這毒素。3它是番荔枝科植物特有的一類特殊長鏈脂肪族化合物。10 例如把葉子揉搓時,會散發著難聞的氣味。所以人們食用葉子、果皮、或種子會產生肚痛、腸痛;有些人接觸果實時,皮膚會產生敏感反應。2,4 也是由於含有乙醯丙酮素這毒素,因此人們需避免一次食用太多果實。野生泡泡果通常會被負鼠 (Opossums)、浣熊 (Raccoons)、狐狸、和松鼠吃掉,因此人們通常沒能採收到野生的成熟果實享用。完全成熟的水果會掉到地上,所以通常最好早點採摘它們,讓它們在室內成熟。採摘時要小心,因為果實容易碰傷。它們可以在冷藏條​​件下保存數週,但成熟後應在室溫下三天內食用。

雖然葉子含有毒素,但斑馬燕尾蝴蝶 (Zebra Swallowtail Butterfly學名 Eurytides marcellus) 的幼蟲却只食用泡泡果的嫩葉,一方面是這蝴蝶的幼蟲對這毒素免疫 (Immune),同時把泡泡果的毒素聚積起來,使一些攫食者 (Predators) 避免/不敢食用它。而這聚積的毒素,在它羽化成蟲時 (即變成蝴蝶時),也會轉移至它的成蟲身上 而有相同的保護作用。3,7 正如帝王斑蝶 (Monarch Butterfly,學名Danaus plexippus) 一般,它的幼蟲只食用有毒乳草 (Milkweed) 的葉子維生,同時也聚積這些毒素,使一些攫食者避免/不敢食用幼蟲,而這聚積的毒素,在它羽化成蟲時,也會存留在帝王斑蝶身上,而有相同的保護作用。請見拙作乳草與帝王斑蝶 (Milkweed & Monarch Butterfly) 》,黃慶三 (08/25/2022)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22/08/milkweed-monarch-butterfly.html 11

依據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12這植物是自交不親和性 (Self-incompatible),需要不同克隆的樹群之間,進行異花授粉。就因其葉子、樹枝和樹皮所含有的乙醯丙酮素,也是天然殺蟲劑,因此其葉子和樹枝很少被兔子、鹿、山羊 、或多種昆蟲所嚼食。因此人工種植的泡泡果果園,常是有機種植,無需噴灑農藥。近幾十年來,博物學家 (Naturalists) 注意到野生泡泡果樹,會從排水良好的低地棲息地,擴展到乾燥的高地森林。這種現像似乎至少部分是由於鹿子的覓食模式所驅動。12 因鹿子不喜嚼食泡泡果葉子,避免啃食它的幼苗和樹苗;反之,它們優先採食香料樹(Lindera Benzin)、橡樹(Quercus spp.)、紅楓樹(Acer rubrum)和黑桉樹(Nyssa sylvatica)等樹種。野生泡泡果樹成功的另一個潛在因素,是人們對於野火的控制。在歐洲人移民定居美洲之前,火災是許多東部森林受到騷擾、破壤的重要因素。因泡泡果對火的適應能力不強(與其他常見的樹冠占主導地位的樹不同,例如橡樹),它們可能受益於當代森林中,較少發生火災、或能够由人爲控制火災的緣故。

它喜潮濕、排水良好、營養豐富、酸性土壤 (理想pH 5.5 7.0)10的森林中,由有濃蔭、至充足陽光的地點。3 USDA Zone 5a 9b2,5  可用種子繁殖 (泡泡果種子褐色,1.5 2公分長)8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整個水果種植在地裡,或在吃完水果後立即將種子埋入地裡。種子不應乾燥,因為如果水分脫水至 5%,它們就會失去萌芽能力。採取的種子需要在 35–40 °F (2–7 °C) 的溫度下潮濕冷藏 60-100 天,進行冷積層處理(Cold stratification)。7泡泡果的可能的藥用是泡泡果樹皮中提取的兩種物質,阿西米星 (Asimicin) 和三葉菌素(Trilobacin),目前它們正用來測試,作為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和結腸癌 (Colon cancer) 的抗癌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