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林投樹 (Pandanus)

                                               林投 (Pandanus)         黄慶三 (09/20/07)


                                                                                                                       林投樹 (P. odoratissimus)
林投成熟的果實
林投樹下(Costa Rica)
紅刺林投樹(P. utilis)
紅刺林投未成熟果實



林投,露兜樹 (Screw PineKewra,學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同義字P. fascicularis)露兜樹科 (Screw Pine familyPandanaceae),露兜樹屬 (Pandanus spp.),這屬約有 700 (Species)1 原產於亞洲南部,從印度南邊東至台灣,以及硫球至印尼。台灣分佈於全島沿岸。葉呈螺旋狀著生,所以英文名字為 “Screw Pine”葉子狹長約一米長,兩緣及主脈基部有鈎刺。主幹下部生有粗大、斜立或垂直的一簇氣根。生有綠色、外表略似鳳梨、約 12-18 公分直徑,25 公分長的果實,每顆果實約有 40 粒的種子。成熟時,變成黃色或紅色。

過去住在台灣中南部鄉下、特別是台南長大的孩子,一定聽說過「林投姐」這個故事。這故事有許多版本,但大意是說,清朝末年,一位台南年青守寡女子,和中國泉州來的商人結婚。結婚後不久,說是回鄉祭祖,並做生意,結果這個商人騙了這女子的積蓄、錢財,一去不返。這位癡癡等待的女子,後來知道受騙,而在一個雨夜裡,於林投樹林吊死自殺。但她的冤魂不散,常在附近出現,有時以冥紙買粽子吃。人們非常害怕,大家都稱她爲「林投姐」。後來地方士紳為她蓋個小廟,供奉香火,她的幽魂才不再出現。

 幾年後,一位勇敢的年青人聽了這故事後,很為「林投姐」打抱不平。「林投姐」也出現,

述說她的怨屈。這年青人就帶了她的冤魂,搭船渡過「黑水溝」(即台灣海峽),到她丈夫的

家裡去。原來她的丈夫已再婚,且生了一個兒子。林投姐就在他兒子彌月之日的晚上,突然

現身。這騙財負心的男人,大吃一驚,精神錯亂,拿起菜刀把兒子和妻子砍死,自已也自殺

了。

 小孩子聽了這個故事,特別是夜間細雨濛濛時,見到了林投樹,總是毛骨聳然,不敢接近;即使白天,也是「敬而遠之」,難得仔細觀看一番。林投葉子去了葉緣鈎刺後,可編織成許多日用品,例如草蓆、帽子、籃子等。它的纎維也可做繩子、刷子等。救荒或野外求生時,花蕾及柔嫩的花瓣可以生吃或煮食;果肉可以食用;而葉子白色、柔嫩的部份也可以生食或煮食;又種子木質的一端可以食用。2,3白色的雄花有特殊的芳香,可做香水或花露水 (Kewra water),也用來做烹飪調味及其他化粧品。它的花油可做興奮劑及抗痙孿性 (Antispasmodic),而可治療頭痛、及風濕症 (Rheumatism)4

芳香林投 (Fragrant Pandan,學名P. Amaryllifolius) 這品種的嫩葉可以食用。而它的葉子拿來烹煮時,會釋放綠色的色素,且有相當強烈的香味,5,6 可用來調做米飯、咖哩、冰淇淋等的香料。在錫蘭、馬來西亞、印尼,它也用來做蝦子、雞肉、魚、豆子等的調味料。澳洲人也使用它。包了這種葉子的魚,燒烤後風味頗佳。

大溪地林投 (Tahitian Screw Pine,學名P. tetorius) 分佈在太平洋從澳洲至玻里尼西亞 (Polynesia) 群島之間。它在生產地有許多用途。葉子去了鈎刺後,可以編成草蓆、蓋草屋、做提籃、帽子、甚至風帆。在沒能生長麵包樹或任何「根用作物」的海島上,例如馬歇爾群島 (The Marshall Islands) 這種環狀珊瑚島 (Atolls),這種林投樹的果實,成為食物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斑葉林投樹 (Striped Screw Pine,學名P. veitchii) 的果實及種子都可食用,而為太平洋一些島上住民極重要的食物樹種。3

 紅刺林投 (Common Screw Pine,學名 P. utilis)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株高可達 8 公尺。葉子也呈螺旋狀著生,劍狀長披針形,葉緣及主脈基部具有紅色銳刺。幹分枝少,具輪狀葉痕,主幹下部生有粗大且直立的氣根,根狀似章魚,極為特殊,所以又稱為「紅章魚樹」。雌、雄異株,雌花頂生,白色佛燄包;雄花呈繖形狀著生。聚合果球形、下垂;核果約 100 個,成熟時黃色。性強健,耐旱又耐陰,幼株可盆栽作觀葉植物,成樹為庭園美化高級樹種。

 林投可用種子或分株法繁殖。喜陽光、喜高溫、多濕氣候,適生於海岸砂地。常種做景觀樹。

台灣杜鵑花 (Azalea)

 杜鵑花 (Azalea)                         黃慶三 (01/06/06 w/2023 Rev)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23/07/azalea-010606-w2023-rev-azalea.html













杜鵑花,也稱爲滿山紅、野山紅、照山紅、映山紅、應春花、躑躅、山石榴等等(AzaleaRhododendron,學名 Rhododendron spp.),杜鵑花科 (Heath FamilyEricaceae),杜鵑屬 (genus Rhododendron)。屬名 Rhododendron rhodo- 為希臘文,意為玫瑰或玫瑰紅;dendron也是希臘文,意為樹 (Tree);即Rhododendron的原意為玫塊樹 (Rose tree) Azalea 的拉丁文原意為 The dry tree,即長於乾燥土壤的樹。11 它們原產於喜瑪拉雅山區,現今品種繁多,已散居世界各地。

 

杜鵑花屬約有 800 種,大都原生於亞洲東南部,而有約 30 種原生於北美洲。1  台灣野生之杜鵑花屬植物共有14種,其中10種為台灣特有種。杜鵑花全株有毒,而花及葉的毒性較強。不小心誤食,會噁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昏迷及腹瀉等。 《神農本草經裡,杜鵑花名爲「羊躑躅」(R. molle,躑躅就是徘徊不定、或昏沉不定的樣子。羊兒吃了它以後,常會躑躅而亡。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畔,多美麗啊!...」這是一首人人耳熟能詳的歌謠,歌詞中清楚的道出了杜鵑花的開花季節與特性。但在華府,杜鵑花於四月底才盛開。據說杜鵑花盛開時,正逢杜鵑鳥哀鳴,因此也有「杜鵑啼血滿山紅」及「杜鵑啼處血成花」的詩句。所以杜鵑花這名字的由來,有幾個不同、但都很淒美的「杜鵑泣血」故事。其中之一是相傳周代末年,蜀國有位賢明的君王叫做望帝,十分仁民愛物。由於當時鬧水災,久治不退,望帝非常煩惱,他就任用良相鱉靈,開山治水使人民得以安處。治好了水災後,望帝就把帝位禪讓給鱉靈,自己退隱山林。當時有一種叫做子鵑的鳥,叫聲淒厲,會讓聽到的人,特別思念所懷念的人或事物。由於望帝賢明,百姓都很懷念他,一聽到子鵑的叫聲,便會想到他,所以便把這種鳥稱為「杜鵑」(Cuckoo學名Cuculus canorus);前面加「杜」,是因為望帝的名字就叫做「杜宇」。傳說杜宇在死後化為杜鵑

 

另有一說是望帝離開後便在鄉間隱居,死後魂魄化為鵑鳥,百姓因為懷念他,而稱此鳥為杜鵑。杜鵑不斷地叫著「布榖,布榖,不如歸去」,連血都啼出來了,被鮮血沾染到的地方開了一朵朵的花,從此這花就被喚做「杜鵑花」。但事實上杜鵑鳥的舌頭又大又紅,所以啼叫露出舌頭的時候,會讓人誤以為啼出血來。杜鵑鳥的別名又叫杜宇、布榖鳥、或子規鳥。臺灣的杜鵑科 (Cuculidae) 鳥,包含金門、馬祖地區,共計有11種。9 不少種類的杜鵑鳥外型極相似,不易區分。由於各種杜鵑鳥有其獨特的叫聲,在繁殖期間,雌、雄個體僅倚賴叫聲來聯絡、接觸。因此彼此之間,僅對同類「知音」才有反應。不同的叫聲,則代表著不同種類。

 

杜鵑花的杜鵑屬在園藝上可分為兩大類,即杜鵑類 (Azalea) 及石楠類 (Rhododendron)台灣的杜鵑類有南湖杜鵑守城滿山紅唐杜鵑細葉杜鵑埔里杜鵑紅毛杜鵑烏來杜鵑金毛杜鵑等等;石楠類則有西施花台灣杜鵑紅星杜鵑著生杜鵑森氏杜鵑玉山杜鵑等等。雖然英文的Azalea Rhododendron 常可通用,但嚴格來講:1,2

 

(1). 杜鵑類指花朵有五個雄蕊 (Stamens),葉子常有細毛;石楠類則有十個或更多的雄蕊,葉子底面可能有鱗狀或小點;

 

(2). 杜鵑類通常每年落葉 (惟美國住宅區所種的杜鵑,常選擇常青的品種)、漏斗形 (Funnel) 的花朵;而石楠類通常是常青、且有較大、鐘形的花朵。

 

因此,西方及日文作品中所指的「石楠」是指Rhododendron;而台灣木材界所稱的「石楠」卻是台灣雅楠 (Phoebe formosana)。中文古籍上所說的「石楠」則是薔薇科、石楠屬 (Photinia spp.) 的植物,例如台灣石楠 (Photinia lucida),一種台灣特有種的石楠花,以一樹純淨的白花,宣告春天的來臨。

 

杜鵑花的花色有白、紅、粉紅、桃紅、黃、紫紅、青白、斑點、斑紋、雜色等。因為杜鵑花不同種之間的雜交相當容易,可藉人類、昆虫、或風力來傳粉。這樣不同的基因不斷的重組、變異,就造成了各式各樣的杜鵑花。台灣三、四月間,杜鵑盛開於高山和平地,滿山遍野,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因此杜鵑花有上述的許多別名。

 

就以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每年總是吸引數十萬計的賞花人潮,沈醉在杜鵑花構成的迷人春景裡。陽明公園種植有平戶杜鵑、金毛杜鵑、皋月杜鵑、爬地杜鵑、烏來杜鵑、久留米杜鵑、西施杜鵑、及守城滿山紅等八個品種,約三萬餘株,其中以平戶杜鵑分佈最廣。有的是三、五成叢,相映而生;也有一枝獨秀,傲然而立;或為花壇、綠籬,各具姿色。6

 

台大校園中最常見的也是平戶杜鵑,其他品種有花心有紅色斑點的艷紫杜鵑;白色花而花心帶有青黃色的白琉球杜鵑;白色帶有紅色斑點或條紋的雪白杜鵑;粉紅色帶有紅色斑點的粉白 (或稱粉紅) 杜鵑;磚紅色,花期較晚的 (約四月中) 的大紅杜鵑等。校園中也有幾株國寶級的烏來杜鵑。杜鵑花季早已成為台大校園的一大盛景,因此有「杜鵑花城」的美喻。杜鵑花能耐貧瘠,不怕都市污濁的空氣,難怪被選為台北市市花。

 

台灣種植的杜鵑種類繁多,但除了台灣原生杜鵑及西洋杜鵑外,大都經由日本人長年培育而來。杜鵑花根系淺薄,種子又小又多,偏愛酸性土壤,所以能在土壤薄弱的絕壁或岩石縫隙中生存。台灣北部生育較佳,全日照、半日照均可;中南部宜種植在半日照或蔭蔽處。

 

台灣種植的杜鵑大致可分為五、或六大類群:3

 

(1). 台灣原生杜鵑:即台灣野生杜鵑,共有14種,分佈於全省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中。例如西施杜鵑、烏來杜鵑、紅毛杜鵑、森氏杜鵑、玉山杜鵑等等,都非常美麗。

 

(2).  平戶杜鵑 (Lovely azeleaHirado azalea,學名 R. x pulchrum):平戶是指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平戶市自古以來為日本中國貿易的中心,因此琉球原產的、日本原產的、及中國原產的杜鵑陸續引進,經自然雜交或人為改良,而培育出許多品種,成株可達 2 3 公尺高。最常見的有曙霞杜鵑 (R. pulchrum ‘Akebono’) 及豔紫杜鵑 (R. pulchrum ‘Oomurasaki’)。平戶杜鵑的花色多彩,有紫、淡紫、橙紅、粉紅、及白色等,而在花瓣上有斑點,鮮豔美麗。樹勢強健、生長迅速、耐熱且耐污染,故為台灣各地公園、綠地、校園最常見的杜鵑。

(3). 皋月杜鵑、夏鵑、五月杜鵑 (Satsuki azalea,學名R. indicum):原產於日本的一種小葉杜鵑,它在日本農曆五月開花,所以名爲「皋月」;又因它在夏季開花,所以又叫「夏鵑」,多為紅紫色。其植株強健、耐暑、耐乾、又耐濕的特牲,常種植在公共造園上。皋月杜鵑雖然不如平戶杜鵑強壯、高大,但是能在同一株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或是一朵有兩種不同色彩,所以也很受歡迎。

 

(4).  火紅杜鵑、大紅杜鵑、毛良間杜鵑 (Kerama azalea,學名R. scabrum):火紅杜鵑原產於日本及琉球,花色磚紅色,雄蕊 10枚,是平戶杜鵑類的重要原種之一。而所有紅色杜鵑的品種,多少受其影響。它比平戶杜鵑晚開約 20 天、至一個月。

 

(5).  久留米杜鵑 麒麟杜鵑 (R. obtusum):為常綠或落葉性灌木,原產於日本,樹型直立或低矮叢生狀。葉小形,全緣,密被毛茸。春天生長的葉片型大而薄;秋天的葉為質厚、小而圓形。花頂生,花冠漏斗形,花形小。花色有白色、桃紅、紅紫、紅色、淡紫、紫色等,花期二至三月。種子細小。

(6). 西洋杜鵑、四季杜鵑:顧名思意,它們是由西洋人培育出來的杜鵑。因為它四季都能開花,且最適合盆栽,為目前盆杜鵑花最主要系統花型豔麗,花朵變化多,有單瓣有重瓣,重瓣花朵看起來極像玫瑰花 (也許這是為什麼希臘文Rhododendron的原意為「玫塊樹」的緣故)最早以比利時杜鵑聞名於世,花容豔麗,早生種,不需特殊低溫處理便可於年終開花。近來美國杜鵑因樹勢強健及開花整齊,已成為重要品種;但此類杜鵑不耐熱,在台灣越夏有困難。

 

上面提及台灣野生之杜鵑花屬植物共有14種,其中10種為台灣特有種。8 台灣特有的10種杜鵑花為(1). 玉山杜鵑 (Yushan Azalea,學名R.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 )(2). 台灣杜鵑 (Formosan rhododendron,學名R. formosanum Hemsl.)(3). 金毛杜鵑 (Oldham azalea,學名R. oldhamii Maxim)(4). 南澳杜鵑 (Nan-au azalea,學名R. breviperulatum Hay.)(5). 烏來杜鵑 (Kanehira azalea,學名R. kanehirai Wilson)(6). 著生杜鵑 (Kawakami rhododendron,學名R. kawakamii Hay.)(7). 長卵葉馬銀花  (Lanceleaf azalea,學名R.  lamprophy Hay.)(8). 南湖杜鵑 (學名R. noriakianum T. Suzuki)(9). 細葉杜鵑 (Sikayotaizan rhododendron,學名R. sikayotaizanense Masam.)、及 (10). 紅毛 (Hairy rhododendron,學名R. rubropilosum Hay.)

 

台灣的其他四種野生種為 (1). 西施花 (學名R. ellipticum Maxim.)(2). 守城滿山紅 (Maries azalea,學名R. mariesii Hemsl. & Wilson)(3). 馬銀花 (Eggleaf rhododendron,學名R. ovatum Planch.)、及 (4). 唐杜鵑 (Indian azalea,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10種台灣特有種之中,長卵葉馬銀花、著生杜鵑、烏來杜鵑、南澳杜鵑亦列為稀有植物。8 唐杜鵑也是稀有植物。

 

玆介紹其中的數種台灣野生杜鵑如下:

 

(1). 玉山杜鵑R. pseudochrysanthum是台灣高海拔、原生常綠灌木,枝條上多刺,石楠類。早期由日籍學者早田文藏 (Hayata) 1908發表的玉山杜鵑,10通常生長在森林界線、或海拔3,000 公尺以上的岩隙地,為高山矮盤灌叢的主要組成樹種。4 它的花朵闊鐘形,有紅、淡紅、淡黃、及粉白等顏色,而內有紅色斑點。它的花季比森氏杜鵑約晚一個月。盛花期五至六月,滿山滿谷的玉山杜鵑,爭奇鬥豔。5 圓柱形、帶有溝紋的果實,秋末、冬初成熟時,由頂端開裂,釋出種子。

 

(2). 森氏杜鵑也是台灣高海拔、原生常綠性灌木,石楠類。也是由日籍學者早田文藏於1911發表。每年四至五月、當高山雨季來臨時,正是它們盛開的時節。此時沿阿里山新中橫公路至塔塔加,沿途株株盛開。花碩大而美麗,有白、粉紅、淡黃、紅等顏色。森氏杜鵑和玉山杜鵑極為相似,但葉形較大、且不反捲,花期亦較早。4 所以有些學者把將森氏杜鵑處理為玉山杜鵑的亞種10 冬天蒴果成熟裂開,釋出種子。

 

(3). 台灣杜鵑,台灣特有種,為常綠性植物 。分佈於全省中、低海拔,600 2,400 公尺地區。它有一個明顯而易於辯識的特徵,即葉背有銀白色貼伏狀毛茸。花白色或淡紫紅色,5 15 朵排列成繖房花序,有 10 12 枚雄蕊。花期在4 5 月。

 

(4). 紅毛杜鵑亦為台灣高海拔、原生常綠性灌木,杜鵑類。它是高山草原及次生灌叢的主要組成。紫紅色或粉紅色,和森氏杜鵑同為初春的高山,抹上熱鬧紛繽的色彩。塔塔加及八通關古道等處,群聚或散生於箭竹草原、林緣灌叢、或步道旁。

 

(5). 金毛杜鵑 (R. oldhamii)杜鵑類,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台灣特有種,多見於陽光充足的開闊地、林緣、林道、產業道路兩旁坡路、河谷崖壁及崩塌地等。適應力強,尤耐貧瘠的土壤,在台灣是極為常見的野生種類。普遍生長於台灣全島低、中海拔 (海拔1,500 2,500公尺間),向陽且較陡峭的山坡或峭壁,而高至海拔3,000公尺的高地,皆可見到,尤以北部淡水、石碇、大屯山為多。花期長,除寒冬外,台灣各地經年可見陸續不斷的開花。花期通常為三至四月,越是往南、越往高海拔處,開花的時間便越晚,且開花期也延長越久金毛杜鵑因為有晚開花的特性,因而受到溫帶地區杜鵑花愛好者的喜愛而引種栽植,在緯度較高的區域,如加拿大南部所栽植的,開花期甚至可延遲至11月。

 

(5). 烏來杜鵑,又稱金平杜鵑,杜鵑類。台灣特有種。原來分佈在台灣北部文山區,石碇,乾溝,與北勢溪兩岸,主要集中在鸕鶿潭區域。翡翠水庫興建之後,生育地淹沒,許多野生植株沒入水中。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成立後,正在積極復育於潭邊。小枝密被剛毛,葉紙質,披針形,兩端銳,花一至三朵頂生,花冠呈猩紅色。果實為蒴果、核果及漿果;種子較小。

 

(6). 西施杜鵑,或叫青紫花,石楠類。分佈在臺灣北部山區,如陽明山、內湖、小格頭等地區。花大型、頂生於枝頭,花色初為粉色、後漸轉為白色,花喉頭有斑點。

杜鵑花性喜陽光,半日照至全日照均可。生長溫度以白天2530℃,晚上20℃ 最合適。所以在炎熱地帶戶外栽植時,夏季全日照常會造成葉尖焦枯,頂芽死亡,最好予以遮陰。土壤以微酸性,pH 4.5 6.0,排水良好,多具腐植質之砂質壤土為佳。黏土或鹼性石灰質土壤,則不適合杜鵑花的生長。士壤要保持潮濕,但必需排水良好。盆栽杜鵑比庭園栽植者對水分更敏感,在開花時期更需特別注意,否則會縮短花朵壽命。杜鵑花因係鬚根性植物,化學肥料以少量、多次施用為原則;有機肥料則比化學肥料更好。

 

扦插是杜鵑花最為普通的繁殖方法,以春生稍微硬化、健旺的枝條為插穗。扦插時期以5月至10月最為適合。插穗長度7 10公分,僅留上部之葉,下部斜切,約2/3部分插入土內。扦插後,應充分灌水,且避免陽光直射。嫁接、或壓條也是極佳的繁殖方法。播種則是不常用的方法。用種子繁殖的杜鵑花,需要三年以上才會開花。但要培育新品種或混種,就要用播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