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金針花 (Orange Daylily)



金針花 (Orange Daylily)                    黃慶三 (08/17/09)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21.html
https://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144507408

                                            雨中台東太麻里金針山 (08/02/2009)
                                            金針花近照  


              

金針花、萱草、忘憂草、母親花 (Orange daylilytawny daylily,學名 Hemerocallis fulva),原屬於百合科 (Liliaceae),現已歸於萱草科 (Hemerocallidaceae),萱草屬 (Genus Hemerocallis)。屬名 Hemerocallis 是由希臘文 hemera,意為「一天」(Day),及 kallos,意為「美麗」(Beauty),所組成,即「美豔一天」,指它的花只開一天的意思,所以金針花又叫「一日美人」。種名 fulva 意為深黄、紅黃、金黃、或黃褐色 (Tawny) 的花色。英文的另一個俗名 “Ditch lily” 則特指 H. fulva ‘Europa’ 這變種,因它野生的地點大都是長在水溝旁。

《本草綱目》卷十六萱草篇引用《釋名》稱它為「忘憂」、《說文》稱它為「療愁」。古時候的男人,為了開創事業或出征打戰,常常遠離家鄉,不能按時回家問候母親。因萱草又叫忘憂草,孩子在離家出遠門前,便在母親居室 (北堂) 附近種上幾叢,讓母親忘卻憂煩,象徵性的給母親一種安慰,所以萱草又叫「母親花」(註:西洋的母親花是康乃馨,泰國則是茉莉花)。《本草綱目》提及周處的《風土記》云懷孕的婦女,佩帶金針花就會生男孩,所以又叫「宜男草」。

金針花原生於亞洲,從高加索東部、經希馬拉雅山至中國、日本、韓國、及東南蘇聯一帶。早先由亞洲傳入歐洲,後於十七世紀傳入北美洲。目前加拿大及美國最普遍的野生品種,為金針花 (H. fulva) H. fulva ‘longituba’ 這兩種。金針的根、莖、葉及花蕾都有可取可用之處。金針花有豐富營養成分,富含維生素ABCβ-胡蘿蔔素,鈣,鐵,磷,硒等礦物質,在亞洲不但是高檔的調理食品,也是傳統的中藥材之一。金針花有降火、潤肺效果,根莖則有利尿、消腫之效,也可用於忘憂之輔助藥;而金針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

金針菜含水分 23.3﹪、蛋白質 8.5﹪、脂質2.5﹪、醣類59.5﹪、纖維4.9﹪、灰分4.5﹪;每 100 公克含熱量 254卡、鈣 340毫克、磷 208毫克、鐵 14毫克、維生素 A7000I.U.B10.16毫克、B20.71毫克、菸鹼酸0.8毫克。鐵質含量是菠菜 (2.7 mg/100g iron) 5,且含多量的鈣和維生素 C。所以金針花對於鐵質的補充、血液的補益效果極大;因含有鈣、磷,金針菜能營養神經虛弱,使人忘憂安眠 (因此叫「忘憂草」,其來有自也)

在歐美各國,金針主要是作為庭園觀賞植物用。金針愛好者甚至在各國成立金針協會,例如The American Hemerocallis Society,以利同好交換新品種、與栽培經驗訊息。專業或業餘金針育種家,也努力培育出許多品種。據資料記載,目前民間育成的金針品種已超過24,000種之多。因金針花的品種、花色非常多,素有「窮人蘭花」之美稱,有些品種適合作為盆花欣賞,值得加以進一步開發利用,讓台灣國內園藝界、花農、及愛好園藝的人士多一種選擇的機會。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由多肉的根莖長出,約 40 150 公分高。葉子 50 90 公分長,1 3 公分寬;花 5 12 公分直徑,橘紅色,花瓣中心有較蒼白的線條。初夏至遲秋會開 10 20 朵花,常是一朵一朵逐漸開放,而每朵只開一天。果實是三瓣裂 (Three-valved) 的蒴果 (Capsule)2 2.5 公分長,1.2 1.5 公分寬。成熟時蒴果會裂開,散播出種子。

亞洲傳統上金針採收其花蕾,加工製造金針乾作蔬菜食用。它的主要栽培品種有:麝香萱草 (Dwarf yellow daylily學名H. minor Mill)、黃花或萱草 (Common yellow daylily學名H. flava L.)、長黃花 (Long yellow daylily學名H. citrina L.)、金針菜 (Common orange daylily學名H. fulva L.) 等,其中廣泛為台灣農民所栽培的是金針菜 (H. fulva L.) 這一種。

加工用的金針菜品種,適合於溫帶地區種植,喜好較冷涼的氣候。其開花受溫度、日照的影響很大,因此在台灣只能種植在北部海拔400公尺的山坡地,或中南部、東部等海拔8001,000公尺的山坡地,才能正常開花,獲得穩定的產量。台灣省栽培面積最多時,台東約1,000公頃,花蓮約 300 公頃,目前大約有600公頃,主要的產地在花蓮縣玉里鎮的赤科山、富里鄉的六十石山、以及台東縣的太麻里鄉的金針山等。

金針花栽培過去只利用其鮮蕾供蔬菜食用或加工製乾用,產期集中在每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每十公畝鮮蕾產量約1,000公斤。生鮮金針中含有秋水仙鹼 (Colchicine),如果一次食用多量,會使人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之徵狀。所以鮮蕾食用前,先用水浸泡一小時以上,再用沸水燙熟煮透,破壞金針的毒性,並且注意一天不要食用超過二兩 (100公克) 比較好。乾金針因曾經過蒸煮、浸泡、日曬、加工,秋水仙鹼會被溶出、破壞,故而無毒。
根據簡錦玲著《台灣好蔬菜》,金針根部有毒,並具有蓄積作用,對腎、肝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應避免食用 (作藥用則另當別論)。惟英國一個Plants for A Future資料庫 (Database) 則認為生的及烹煮過後的根莖可食用;美國俄亥俄大學 (Ohio State University) 則指出全株,包括生鮮或煮熟根部,均可食用,但因株葉稍含毒性,應該避免食用多量

因鮮蕾採收後不易貯存,所以大部份經殺菁、烘乾或日曬,調製為乾金針,其含水量為 10% 以下,製乾率約為 10%。一般鮮蕾都用人工採收,需天天採收,否則花開蕾綻後,會降低商品價值,且機械無法替代人工採收。在工資昂貴,而加工乾製品受外來進口製品低價競爭影響下,台灣乾金針價格無法提昇,甚至不敷成本。過去傳統乾金針加工流程為增加產品香味,將金針花稍微曬乾 (日曬1 2小時),然後以少許食鹽搓揉,再裝於缸內壓緊,使其產生乳酸發酵 (2 3),再取出曬乾,但因其乾製品呈暗黑色,故又稱「黑金針」。

1983 年起,加工過程中農民習慣以浸泡1.2 1.4亞硫酸氫鈉 (NaHSO3) 14 15小時來取代蒸汽殺菁,經日曬或烘乾機乾燥後,於密閉燻硫室中燃燒硫磺燻蒸 (所需硫磺是乾花重的 0.2%) 來防腐、防蛀、及漂色,而使金針乾製品之色澤改善,呈較均勻之金黃色。燻硫後之金針菜需經 5% 甘油 (Glycerol) 5% 醋酸的混合液浸漬 4 5 小時除硫後,取出晾乾或曬乾。

但如除硫處置不當,過量的亞硫酸鹽會危及健康,比如引發哮喘、呼吸困難,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引起消費者疑慮,而甘油對人類也是有毒及致癌物質;加上採收、乾燥製作人工成本極高,所以金針花乾燥製品,即傳統金針產業,逐漸式微。就因可能含硫,選購乾製金針菜時,應儘量挑選「賣相」較差、暗褐色的金針;愈鮮黃的,二氧化硫的殘留可能愈多。此外,煮食前應該先將金針浸泡在水中,根據研究指出,金針乾製品浸泡於25冷水中60分鐘,或45溫水中 20分鐘,二氧化硫 (SO2) 的去除率可達70%

因目前金針花乾燥製品產業逐漸式微,台灣金針農被迫逐漸轉型。一部份採收新鮮花蕾上市作蔬菜用;或不等它抽花蕾,而將嫩金針植株青刈,用以採收「碧玉筍」當蔬菜出售,而青刈後的植株,即以遮光軟化處理,生產「白玉筍」,或「萱黃」(生產「韮黄」一般的栽培處理手續) 高價擋蔬菜出售;或者任其開花,以吸引遊客觀賞,作為休閒農業用途,使得近幾年來,台東縣太麻里金針山,及花蓮六十石山,變成花東地區重要的觀光勝地。

原種金針花喜好較冷涼的氣候,其開花受溫度、日照的影響很大,因此台灣只能種植在北部海拔400公尺的山坡地,或中南部、東部等海拔8001,000公尺的山坡地,才能正常開花。台灣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自多年前,即著手進行金針品種改良,其間共選育出千鶴、紅鈴、粉黛、黃玉、紫后等五個觀賞品種,及「金針菜台東六號」蔬菜用品種,其共同特性為平地可穩定抽苔開花,而且花期為每年的四到六月,適逢母親節前夕盛開,如能配合推展休閒農業,則極具意義。「金針菜台東六號」花色橙黃,適合採食,為平地蔬菜栽培主要推廣品種,由於加工成品良好、產量極豐、花期避開颱風豪雨季節,可以減少栽培風險;又因平地栽培省工,可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兼具產期調節功效,因此自推廣後,普受農民喜愛。

如果金針用作植株青刈及軟化處理,有些新栽培種,例如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的品種HAK-18、及上述的「金針菜台東六號」,均適於平地或中低海拔地區栽培。因休眠期不明顯,嫩芽可供週年青刈或軟化栽培用,而每年可青刈及軟化各二次,即一年可採收四次,且其嫩芽及葉片寬大,品質佳,產量高;又其青刈或軟化產品如放置於低溫5環境下,可貯存2週之久,不影響其品質。
  1. 碧玉筍:金針栽培行株距45公分x 30公分,金針經過發育生長,可於第三年春季自株基平地面處青刈,剝去較老葉鞘、切去葉梢,生產「碧玉筍」。以5年生植株為例,每十公畝每次嫩鞘產量1,064公斤,每年3月及8月各採收一次碧玉筍。
  2. 軟化栽培:金針青刈後,立即於畦上施用市售商品有機質肥料,每十公畝400公斤,或自製堆積腐熟堆肥1,200公斤,施於株與株間,然後於畦上 60公分高覆蓋遮光布,作斷光處理。斷光軟化處理週期,春作14天、秋作18天可採收。一年分春作及秋作兩收,五年生植株軟化栽培產量,每十公畝每作生產嫩芽 (白玉筍」或「萱黄」) 354公斤
金針繁殖上很少使用種子;而混種 (Hybrid) 金針花通常不會結子,或者所結種子不會或不易萌芽。而有些變種,例如北美洲極普遍栽培的變種,就是叫 “Ditch lily” H. fulva ‘Europa’,為自花不孕 (Self-sterile) 的品種,不會產生種子,但靠根莖的片段繁殖;萱草 (H. fulva ‘Kwanso’) 的重瓣是由雄蕊轉變而成,這變種也不會結子,但靠匍匐莖 (Stolon) 和分株法來繁殖。

因此,金針通常採用分株法來繁殖,即將叢生狀的植株挖起,去掉三分之二葉片,用小刀分割成數塊,每一塊帶有數個小植株,即可分別定植。但金針植株一年一株只能產生數個新芽體,用傳統分株法繁殖,其速度過於緩慢,對新品種之推展甚為不利。為促進金針繁殖速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曾研發成功數種組織培養法,對於金針種苗量產甚有助益,其中以花部組織培養法,特別是雄蕊花絲的組織培養法成功率最高。

它對土壤的適應性頗廣,自砂質至粘質壤土均可,pH 6 7性喜潮濕,全陽或稍有遮陰。家庭花園金針花最好在春天或秋天種植。當然其他時候也可種植,但避免乾旱季節。種植前,土壤必需加入足够有機質,而植株的間距約 18 24 吋。種植深度為冠狀部 (Crown,即葉片接近根部、呈白色的部份) 正好低於土面。種好後,需連續保持潮濕六至八個禮拜。種植後可加護根 (Mulch)。避免使用高氮肥料,因高氮會使莖葉生長過於茂盛,影響花芽形成,可選用5-10-15 6-12-12的肥料。雖然金針花極耐旱,但足够水份有助於植株及花芽的生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