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柿餅

柿餅


                                                                    
                                                                      竹篩
曬柿餅




                                             柿餅
(左及上褐紅色者) 及柿乾 (右下結柿霜者)




柿餅                                               黃慶三 (05/24/2011)

柿子 (Persimmon, 學名Diospyros spp.) 除了鮮食外,可做成「柿餅」或「柿乾」,以能保存較長時間。此外,柿餅有其獨特的風味,且可燉煮鮮美的柿餅雞湯等料理。當「柿餅」含水份降至 18% 時,稱為「柿乾」,表面會結一層白色粉狀物,為低分子五碳糖 (Xylose) 及六碳糖 (Glucose) 結晶所致,稱為「柿霜」,是止咳潤肺的上等中藥材。這是因為在柿餅的製造過程中,由於酵素的作用,柿子本身內含有的糖分會轉變成果糖、葡萄糖;當柿餅水份降低時,它們會在表面結成霜狀物,而非「發黴」。惟柿乾因梅納反應 (Maillard Reaction--為胺基酸與還原糖,例如果糖、葡萄糖等的反應),而使顏色變成黑色,較不受一般消費者的喜愛。

筆者曾經介紹過〈柿子〉(請見 MyBlog—http://tw.myblog.yahoo.com/gardener-us/article?mid=16&prev=21&next=12&l=a&fid=1),有些讀者來查詢有關製作柿餅的柿子種類、製作方法等等。2011年四月正好到新竹縣新埔鎮參觀一個仙人掌花園,路過柿餅專業區的「金漢柿餅」,就進去參觀請教劉老闆。四月並非柿子產期,不做柿餅,只能拿出成品,用口頭說明而已。他們通常處理三種柿子:石柿、筆柿、及牛心柿。方法是先把皮削掉、風乾至水份約 30 % 或低些,即為「柿餅」。如果水份太高,口感不佳,易腐壞、且不易保存;低於 20% 時,雖較易保存,但口感粗燥。因為削皮及風乾,製成一斤的柿餅,約需四斤的新鮮柿果。

新竹縣的北埔和新埔一帶,每年九月至十二月柿子產季,適逢「九降風」起,配合當地乾燥少雨的氣候環境,而孕育出該地區的柿餅工業。因為柿餅的製作繁雜,時間上至少需要一個禮拜的製程,加上氣候的配合,因而價格不便宜。

「九降風」 (Wind of September) 為東北季風,是一種台灣的氣候現象,也是台灣的地區氣象用語。它以新竹地區最知名,又叫「新竹風」,因而新竹有「風城」的別名。「九降」一詞是表示在九月霜降之後吹拂的強風,而風勢猛烈的原因,是風向和地形所造成。新竹東南方為雪山山脈,西北方為臺灣海峽,北邊為湖口台地,南邊為香山丘陵,所以新竹的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呈喇叭狀開啟,像似「風口」。加上地球表面風向分布 (行星風系) 的作用,容易產生輻合效應,使風勢增強。

由於新竹北側的山地和台地的抬升效應,東北季風在迎風面降下雨水,因此這季風到了新竹地區,變成乾燥的下坡風,新竹附近居民們就利用這九降風來製作需要風乾的食物。號稱「新竹三寶」的米粉、仙草、和柿乾,都是利用「九降風」的特性來加以風乾製成。

上述筆者拙作〈柿子〉指出柿子的品種很多,依其果實在樹上成熟時能否自然「脫澀」,可分為完全澀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完全甜柿等四大群。而「澀柿」(Astringent) 與「甜柿」(Non-astringent) 之分,在於果實成熟時,所含溶解性的單寧酸量而定。而「完全澀柿」是柿子果實成熟時在樹上不能自行脫澀,在採下後須經人工脫澀處理才可食用。

作柿餅的「石柿」屬於澀柿,果實小,平均果重在100公克以下,呈饅頭果形,果頂純圓,果面平整,果實橙黃色,肉質細、纖維少,最宜製成柿餅,主要產地在苗栗及新竹。「牛心柿」也是澀柿,果實中小,心臟形,平均果重180公克,果頂鈍尖,蒂漥淺凹,果實橙黃色,肉質細而多汁,纖維少,早生果頂較尖有種子,晚生果頂平幾乎無種子,適合作為脆柿或柿餅食用,主要產地為嘉義縣及苗栗縣。牛心柿體型大,不只可做柿餅,也可簡單泡水七天後就成了口感綿軟的「水柿」,附加經濟價值高。石柿的體積較小,但甜度與品質皆優於牛心柿,加上水分含量少,曝曬過程不易腐爛,品相佳,因此可成為較高價位的柿餅產品。「筆柿」果實形如筆,屬於不完全甜柿,未成熟時呈青綠色,成熟呈橙紅色,長約 8~10 公分,寬約 4 公分,台中縣潭子鄉、后里鄉、豐原市,嘉義縣番路鄉有栽種。

柿餅之製造流程,視各地氣候、及柿子品種、大小而異。一般而言,其製程大致如下:

青柿-->選果-->去蒂-->削皮-->日曬風乾 (3 )--> 殺菌 (硫燻)--> 壓-->日曬風乾 (4 天,每天揉)--> 殺菌 (硫燻)--> 冷卻-->包裝-->儲存/運送。

柿果應選擇無畸形,病蟲害,未熟果或過熟果之優良果實來製造柿餅。熟度七至八分 (或說九至十分熟) 左右的青柿,通常不必脫澀 (但也有脫澀的製作方法)、先洗淨、去蒂後才削皮。過去都用手工削皮,現今雖有機器代勞 (削皮機一台約新台幣九萬元),但還是必須經過人工的再次修整。去了皮的柿青,有的製作方法先把它裝盛在鐵蔞中,推進木材煙燻燒乾室,進行表皮悶燒烘烤,這樣在曝曬過程接觸鐵蔞的表皮部分才不會腐爛,也能加速風乾脫水的過程;也有第一天即把削了皮後的柿子柿蒂朝下,整齊排列在圓竹篩上,然後放在室外棚架下曝曬。

若天氣晴朗,柿青約曝曬三至四天後開始變軟,糖分增加,色澤也從橙黃色變成棕褐色。此時需經過手工捻壓成扁平狀,並不斷加以翻曬。揉壓的目的是為了逼出柿子的澀水和定型, 所以這一過程稱為「定型」。柿餅經過此一定型程序,才能維持扁平狀。接著還要經過多次捻壓、整形,並持續進行日曬風乾才算完工,前後約需要七天時間 (有時則要八至九天),柿餅才被定型,最後再送入乾燥室燻蒸殺菌。燻蒸後,等待柿餅內部熱氣發散完全後,才可分級包裝出售,或置入冷凍庫中冷藏。柿餅經過安全包裝、冷藏0溫度,可貯藏一年而不易變質。

在日曬、風乾期間,最怕遇上雨天。因為去了柿皮的柿子,一沾到水就會發霉腐爛。此外,若刮起南風,空氣中相對溼度一增高,對柿餅也會有不良影響。 因此柿餅人家為了因應陰雨天與南風天,都設有簡易的窯子充作烘乾室。烘烤柿青時需使用硫磺 (有的用木炭) 燻蒸或用內含硫磺的煤球燻乾,這是因為硫磺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將柿果表面的水分吸乾,化為亞硫酸呈還原狀態。如此可防止果肉氧化,加速乾燥,達到殺菌功能,並保持柿餅鮮豔的色澤。硫燻的作用有三點:1 (1). 殺菌;(2). 抑制酵素作用,以免氧化褐變,改善成品色澤;(3). 抑制果蠅卵之孵化。但過量的二氧化硫會讓過敏者氣喘、頭痛、噁心等,不利健康。

由於日曬法必需每天搬進搬出曬場,非常費工費時,或是在沒有強風烈日的地點,近十多年來,以攝氏 40度以下之低溫乾燥法,逐漸被採用。優點是可縮短乾燥時間至五天左右,缺點是含水率太高,運銷必需在冷凍或冷藏下進行。如有耽擱,就有可能長黴而失去商品價值。其流程大約如下:

青柿-->選果-->去蒂-->削皮-->38~40C. 低溫熱風乾燥 (乾燥 16小時、停機 8 小時,循環操作 3 )--> 殺菌 (硫燻)--> 38~40C. 低溫熱風乾燥 (乾燥 12小時、停機 12 小時,循環操作 2~3 )--> 殺菌 (硫燻)--> 包裝-->成品 (冷藏或冷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