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橄欖 (Olive Tree)

橄欖 (Olive Tree)


                               「客西馬尼」橄欖園的三千年橄欖樹  (2010 攝於以色列)

                                                         橄欖果實(2010 攝於以色列)

                                                                  醃製的橄欖果實

                    

橄欖 (Olive Tree)                                             黃慶三 (11/06/2010)
              
橄欖 (Olive,學名:Olea europaea),木犀科 (Olive family, Oleaceae),木犀屬 (Genus Olea),原產於地中海盆地的沿海地區,以及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地區。木犀科植物木材細膩,且紋路像犀牛角,所以叫木犀科。這科植物的花常具芳香,比如桂花 (Tea oliveOsmanthus,學名:Osmanthus sp.)茉莉花 (JasmineJessamine,學名: Jasminum sp.) 、流蘇花 (Fringe flower, White fringetree, 學名Chionanthus sp.) 等等 (請見拙作:《茉莉花》,太平洋時報 July 2004;《桂花》,太平洋時報 Sept 2004;及《流蘇花》,台灣公論報201010)。而橄欖、桂花、流蘇花等所結的果實都可食用、或榨油。橄欖拉丁文Olea europaea意為「油橄欖」,它是地中海地區一種主要的農作物,用來生產橄欖油

公元前17 世紀,埃及就有橄欖的記載。聖經中洪水及挪亞方舟 (創世記第7~8 ) 的故事,以鴿子叼著新的橄欖葉子回到挪亞的方舟,作為洪水消退、大地復甦的標誌。後來西方國家把鴿子或橄欖枝葉,特別是鴿子叼著橄欖枝葉的圖案,用作和平的象徵。聖經中提過橄欖或橄欖樹共有30次,所以橄欖樹、橄欖及橄欖油在聖經中,佔有極重要的角色。可蘭經則提過六次。

 橄欖為常綠樹木或灌木,較老植株常具多節瘤與扭曲的樹幹,園藝觀賞上頗為可觀,家裡也可種於大花盆,或做為盆栽。樹很少超過 8~15 公尺高,有帶銀灰色、狹長的綠葉,開成串白色的小花,結 1~2.5 公分長的核果。這核果在呈綠色或紫色時採收,經加工醃漬處理,就成為我們食用的「橄欖」。如讓果實在枝上完全成熟,則呈黑色,且變柔軟易碎;但也有成熟時仍是綠色或銅褐色的栽培種。成熟的橄欖含油量較高。但市面上所見、罐裝的黑色橄欖,則是綠色或紫色橄欖以化學品 (常用硫酸亞鐵) 人工著色而成,或是以鹼液方法醃製 (Lye-curing) 後,曝露於空氣中氧化而呈黑色,而不是以完全成熟後變黑的果實來做成的。橄欖可以搾油,為近代極重要的保健食用油。古代橄欖油也象徵統治權,用於加冕典禮上;聖經中做為膏抹之油、奉獻的供物、及油燈的燃料。橄欖油的製作使用,及其食用保健的益處,筆者將另外為文述之。

 這植物有極長的壽命,而且可以生產橄欖達數百年之久。砍斷或枝幹焚毀的橄欖樹樁或根部,可以很快的再長出新枝。所以有人稱它「長生樹」。據說以色列耶路撒冷舊城橄欖山 (Mount of Olives) 上的「客西馬尼」(Gethsemane) 橄欖園的橄欖樹,有達三千年老的植株。筆者於 2010 10 月初去參觀「客西馬尼」橄欖園時,果然見到不少極粗壯、扭曲、糾結、老態龍鐘、仍然結著果子的橄欖樹,只是不知見到的這些老樹中,是否真有三千年的老株?或只是由樹頭、根部再生,而共達三千年的幾代木?

 「客西馬尼」的原意為「榨油坊」。這地方這麼有名的原因,是耶穌被捕的前一天晚上,他預知他將被釘死十字架的命運,所以前來這兒禱告,看看能否讓他不必飲用這苦杯。「在極度傷痛中,耶穌更懇切地禱告,他的汗珠像大滴的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 22:44) 。這橄欖園的觀光重點,除了千年老橄欖樹外,是園邊有一座裡外輝皇莊嚴、就在當時耶穌流著血淚、跪下祈禱的大石塊 (The Rock of Agony) 的周圍、1924 年重新建造起來的「苦痛之會堂」(Basilica of the Agony),又叫「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 。聖壇前,藍色和金色瑪賽克瓷磚拼成的圖案,述說著當時耶穌跪在這塊大石上,作生死苦痛的掙扎。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橄欖樹在 16 世紀傳至南美洲;18 世紀時,西班牙人把它帶至加州,而加州也可說是全美國惟一產地 (阿里桑那州的鳳鳳城外圍也生產一些)。加州年產量約200,000噸,只佔全世界產量 (17,317,000 —2007) 的百分之一還多點而已。西班牙是產量最多的國家,約佔全世界的 36%;意大利次之,約 20%。目前全世界估計約有800百萬株的橄欖樹,其中約95% 是種植在地中海區域。

它需要全陽、炎熱的氣候,怕霜凍,適應海岸邊而有石灰岩質的地帶,排水良好、pH 8.5的土壤。耐乾旱及貧瘠的土壤。常用插枝或壓條法繁殖;插枝的的橄欖樹通常四年後即可結果。由種子發芽成長的新株,會變回果實細小的野生品種;從根部抽芽的吸枝 (Sucker) 結果也不佳,而需以良好的品種嫁接。橄欖果實只生在一年老的新枝,所以它需經常修剪,除了剪去不會結果的老枝,同時也保持適常的高度 (低於 7公尺),以利採收。

 果實的採收有用手採、機器的搖動 (讓果實掉落再收集) 、機器操縱的電剪、甚或把整個結果枝剪下或鋸下再採收等方法。用手採是一顆一顆採下,再放入掛在胸前的布袋或容器,所以果實表皮不會破壞,而常做為餐桌上的醃漬成品。機器採收常會使表皮受損,而常用於搾油之用 (成熟軟化的橄欖含油量較高)。因為生鮮的橄欖含有石炭酸的複合物 (Phenolic compounds) 油橄欖苦素 (Oleuropein),所以味苦,不能生吃,而必需經過傳統使用的發酵過程,或者利用鹼水 (Lye) 、鹽水 (Brine) 來醃製,把油橄欖苦素除去後才能食用 (Thassos olive這品系除外) 。傳統使用的發酵方法,不衹會把石炭酸的複合物及油橄欖苦素分解,產生乳酸 (Lactic acids) 而有防腐作用,且因發酵而會增加特殊的風味。

傳統發酵的方法之一是把洗淨的綠橄欖或「熟綠」橄欖 (Ripe green--即呈黃綠色者) ,每粒先以小刀深深劃一刻痕,然後泡在以 7 公升 ( 7 公斤) 室溫的水、800 克鹽、及一杯白酒 (300 ) 或蘋果醋比例的溶液裡,加蓋並以稍重物體略加壓力,但必需讓發酵時產生的氣體排出。幾個禮拜後,當水中鹽分從 10 % 降至 5~6% 時,再等兩、三個禮拜至一個月後,發酵的手續就已完成,而可食用。用鹼水 (Lye) 鹽水 (Brine) 醃製的方法是把橄欖放在鹼水鹽水中數天或久些;也有單用鹽巴來醃製 (Salt-curing) 約一個月的方法,來除去苦澀味。這些製成的橄欖也可添加香料、去核、夾以甜紅辣椒 (Pimento)、杏仁 (Almond) 鯷魚 (Anchovy) Jalapeño辣椒、酸豆 (Caper) 等等,以增加風味或特色。

 台灣所產的橄欖 (Chinese olive, 學名Canarium album) 橄欖科 (Burseraceae)橄欖屬 (Genus Canarium)。原產於非洲及南亞洲,常綠喬木,樹高可達十餘公尺,羽狀複葉。橄欖引進臺灣栽培相當久遠,以台中、南投、彰化、嘉義、宜蘭等地丘陵地栽培,多與龍眼、荔枝及其他水果樹園內間雜種植。在台灣蜜餞店、雜貨店、及本地東方食品店的台灣橄欖,都是經過醃漬處理的成品。記得小時候曾爬上橄欖樹,採了生橄欖就吃。味甘酸,有點苦澀。至於俗稱錫蘭橄欖的小葉橄欖 (Ceylon-olive學名Elaeocarpus serratus)原產於錫蘭、印度、斯里蘭卡,臺灣約於 1901 年引進栽裁。葉互生,長橢圓形,果實外形極似台灣橄欖,但果核兩端圓鈍,可與之區別。果肉較薄,味酸,風味不佳,通常作為橄欖的代用品。由於樹形優美,被廣泛種植為行道樹及庭園樹種。而上述的地中海「油橄欖」,台灣則沒見種植。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