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瓶幹樹 (Bottle Tree)

瓶幹樹 (Bottle Tree)                    黃慶三 (03/15/2016)

 
    瓶幹樹成 (攝於台中科博館)              
  
                                                                                                               瓶幹樹行道樹 (攝於雅典)
 
蓇葖果串 (攝於雅典) 
 
                                                                     船形蓇葖果近照
「伊拉瓦拉火焰樹」
 (Wikipedia)
 
                                                 Rusty Kurrajong (B. bidwillii) 花近照     
                                                                        (Wikipedia)


昆士蘭瓶幹樹 (Queensland Bottle TreeNarrow leaved bottle tree學名Brachychiton rupestris),錦葵科 (Mallows familyMalvaceae)瓶幹樹屬 (Genus Brachychiton)。這屬約有30餘種,統稱為「瓶幹樹」(Bottle trees),或原生地 (澳洲) 稱為 ”Kurrajong”屬名 Brachychiton源由希臘文brachys,意為短,chiton,意為種皮 (Tunic)包覆在種子上的短刺毛「外種皮」(Exotesta)。品種名rupestris意為「生長於岩石間」,因它系於1848年,在岩石小山丘上,被Sir Thomas Mitchell所發現。

昆士蘭瓶幹樹原生於澳洲,它膨大的樹幹,具有貯水的功能,以適應沙漠或草原乾旱氣候。褐灰色、呈酒瓶形的樹幹,為其最顯著的特徵。它在生長15年後,樹幹才逐漸膨大;樹齡約50年後,才能長成 (胸高) 樹徑超過一公尺 (3.3英呎) 的巨樹;約100年後,樹徑可超過2公尺 (6.6英呎);而最大者可長至3.5公尺 (11英呎) 樹徑、1025公尺 (3382英呎) 高。1 所以年青植株,並無「酒瓶」形的樹幹。幼株樹幹呈青綠色,葉子則為披針形。

雖然「瓶幹樹屬」的品種,統稱為「瓶幹樹」,但除了「昆士蘭瓶幹樹」這品種外,其他品種的樹幹,雖會膨大 (特別在乾旱地帶),用以儲存水份,但不見得形似酒瓶,而以 “Pachycaul” 植物 (希臘文 pachy意為大或厚,caul 意為樹幹或莖,即以樹之高度而言,它有不成比例的粗壯樹幹) 來稱之,似乎更為恰當。

 

瓶幹樹屬任何同一棵樹的葉形,可由披針狀、橢圓、至掌狀等等,有極大的變易,原生地九至十二月間落葉 (但有些品種為常青,尤其原生地外,不同氣候地域)。花期為九至十一月,圓錐花序,每個花序有1030 朵、0.5至一公分直徑小花,雌、雄異花但同株 (Monoecious),花似風鈴,顏色通常乳黃色、佈滿紅色小斑點,但依品種不同,有白色、帶紫、粉紅、斑點、至火紅的色彩


例如頗受喜愛的「伊拉瓦拉火焰樹」(Illawarra Flame TreeFlame kurrajong學名B. acerifolius) 這品種,則有耀眼的火紅花色,在葉子未長出前,即滿樹繁花,猶如全株「著火」,故名「火焰樹」;種名acerifolius意指它的葉子,有似楓樹 (Genus Acer);其樹幹會稍膨大,但不呈優美的瓶形。

Rusty瓶幹樹」 (Rusty Kurrajong學名B. bidwillii) 這品種也在落葉期間,綻開粉紅、帶毛的花串,頗為美觀。”Rusty” 指其深裂、帶毛新葉,為美麗的鐵銹色;成葉則星形、轉綠、有似楓葉;樹幹灰色,而沒「瓶幹」的跡像。「粉紅火焰樹」(Pink Flame Tree學名B. discolor) 也是常被栽種的景觀樹,夏天落葉期間,綻放滿樹、粉紅、鈴形花朵。樹幹稍為膨大,帶槽、灰色、美觀,惟不類瓶形。

另個也常被栽種為景觀植物、及行道樹的品種為「Lacebark 瓶幹樹」(KurrajongLacebark kurrajong,學名B. populneus),種名populneus意指白楊 (PoplarGenus Populus),因其葉子類似白楊,通常長青。會開白綠色、不顯眼、有褐紅斑點。它的樹幹褐色、光滑、底部膨大,而逐漸尖細 (Tapering),略成瓶形。2俗名Kurrajong源自澳洲原住民「悉尼語」(Dharug),意為「釣魚線」,因澳洲原住民過去曾用這瓶幹樹皮纖維,搓成釣魚線;”Lacebark” 則因樹皮上的紋飾,有似花邊,尤其樹齡較大後,更為明顯

瓶幹樹的每個花序,通常會結35個蓇葖果 (Follicle),於十一月至五月間成熟。蓇葖果船形,610公分長、2.5公分高,形狀頗為別緻。其外表光滑,成熟時黑褐色,會從中心裂開,顯示它帶毛、整齊排列的種子。每個蓇葖果通常生有810粒種子 (據說最多可達30粒,筆者就有17粒種子的標本),種子卵球形、蛋黃色、外表光滑,每粒約0.6公分長、0.4公分直徑。

這船形蓇葖果內的種子,包覆在短刺毛的薄膜內 (即它的「外種皮」),為瓶幹樹的另一特徵。這短刺毛對皮膚有剌激性 (Urticating hairs),且不易從皮膚內拔出。因此如要挖取蓇葖果內的種子,必需戴上手套,或用鑷子鉗取。

這種樹有多種用途。例如可做行道樹、種植於公園、農莊、或作盆栽;濃密的枝葉,在炎熱的夏季可供遮陰。澳洲原住民把種子烤熟食用;磨碎成粉,加在麵粉裡做麵包,或作咖啡代用品。幼株膨大、有如胡蘿蔔的主根頗富營養,可當蔬菜食用。當樹幹受傷、砍傷所流出的樹脂,亦可食用。花可做蜜源,供給喜食花蜜的鳥類或昆蟲。

樹葉在乾旱季節,可權充牛羊的飼料。樹皮纖維用來搓成繩子、或製作網子。木材可做日常木製品,而原住民傳統上用它製造「澳大利亞盾」(Australian shields)。剝去樹皮的木質部鬆軟,雖蛋白質含量低,但富有能量,亦可做為飼料,惟偶而會引致硝酸鹽 (Nitrate) 中毒,而導使牲畜死亡。3


它喜排水容易、全陽、略為酸性土壤 (稍鹼性土壤亦可),根甚深,頗耐旱,適合於 USDA Zone 912的區域。易用種子繁殖,插枝法亦可。新鮮種子頗易發芽,把它置於盆栽土或珍珠岩 (Perlite) 內,並保持華氏約80 度,通常數個禮拜內即可發芽。瓶幹樹生長緩慢,平均在58年後,樹幹才逐漸膨大4 (上述的昆士蘭瓶幹樹則需15)。實生苗常需20年後才開花。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