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及奴隸 (Sugar
Cane, Sugar, and Slavery) (Part 1)
黃慶三 (02/01/2014)
黃慶三 (02/01/2014)
Part 1--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454728011467657702/7319751849999395042
紅、白甘蔗
甘蔗 (Sugar cane、Sugarcane,學名Saccharum spp.),禾本科 (Grass family,Poaceae) 、甘蔗屬 (Genus Saccharum)。這屬有6至 37品種,原生於熱帶、亞熱帶的南亞洲。它2至6公尺 (6至19英呎) 高,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圓柱形莖直立、叢生、有節,節間實心,有紫紅或黃綠色等。葉子叢生,葉片有肥厚白色的中脈,大型圓錐花序頂生。甘蔗適合栽種於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冬夏溫差大之處。
栽種採插枝法,經過灌溉、施肥、除草,約六個月 (例如路易西安那州) 至24個月、多在開花前收成。花開後所含糖量會減低。甘蔗採收後,不必每年重新插枝,可由根部發芽成長 (Ratoon),三、五次,甚或更多次,依品種、地點而定。商業種植品種常為混種、栽培種。目前約有 70 個國家種植它。
常見的甘蔗有兩種,一為紅甘蔗 (竹蔗,學名 S. sinense)1,皮墨紅或紫紅色,莖肉富纖維,多汁液,清甜嫩脆,常生食 (咀嚼蔗汁,但蔗渣吐棄;或以機器榨汁飲用) ,它可能是由秀貴甘蔗 (Nobel cane) 和一種野甘蔗 S. spontaneum混種而來;2 另一種為白甘蔗 (秀貴甘蔗,Nobel cane,學名 S. officinarum),外皮綠色,質地粗硬,不適合生吃,產量多,含糖量高,用來製糖。甘蔗佔世界製糖量的 80%,糖用甜菜 (Sugar beet,學名 Beta vulgaris) 則佔 20%。
甘蔗莖富含蔗糖 (Sucrose),甘蔗汁可用為製糖的原料,而副產品糖蜜 (Molasses)
可做食品、飼料,或經發酵,製成甜酒 (Rum) ;或乙醇、酒精 (Ethanol),做為汽油替代品。巴西就因得天獨厚的因素 (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氣候適宜、人工便宜等等),巴西是世界上種植生產最多甘蔗的國家;加上由甘蔗汁或糖蜜發酵,為製做乙醇最簡單、最低成本的方法。巴西能生產足夠乙醇,替代汽油。
依據國家地理雜誌 (2013 年八月份,Vol.224, No.2),3甘蔗約於一萬年前,(英國丘園--Kew Gardens--文獻則說約 8,000年前) 4 在新幾內亞 (New Guinea) 開始人工栽培 (Domesticated)。當時人們嚼食甘蔗莖甜美的蔗汁,有如萬靈藥 (Elixir),可治療各種疾病、應對各種不同的心境。所以「糖」成為新幾內亞自古以來,人們樂道的各種神話。其中之一為當第一個人和甘蔗做愛,而生就、藩衍以後人類的後代。新幾內亞的宗教儀式中,祭師過去用椰子殼飲用糖水,這儀式目前已用一罐可樂替代 (一罐可樂約含10 茶匙的糖!)。
起初甘蔗的栽培由一島嶼傳至另一島嶼,約三千年前傳至亞洲大陸。甘蔗最初只種來嚼食汁液用,公元500年 (或說公元前 1,000年)4,印度人把蔗汁製成糖粉,作治療頭痛、胃顫動、及陽萎之用。那時,世界其他地方的甜味佐料 (Sweetener) 只有蜂蜜。多年來,這「製成糖粉」的技術是種機密,只由師傅傳給學徒。公元 600年,製糖的技術傳至波斯,王者常以大量的甜點招待客人。當阿拉伯人征服波斯,阿拉伯人就把製糖的技術,作戰利品帶走;於是糖就如此傳播至任何信奉阿拉的地方。有人說,那時糖就跟隨著可蘭經走。但18 世紀以前,甘蔗的主要生產地區限於印度。5
穆斯林 (回教) 國的國王,常以糖製品作秀。例如以杏仁及糖搗成漿,而作成杏仁霜、杏仁膏 (Marzipan)
這種甜美、可口、異國風味的餅,以展示他的富有及身份。15世紀的一個作者,曾描述某個國王以杏仁霜做成一座清真寺,讓人們欣賞驚嘆,在內祈禱,最後由窮困人民拆剝、享用。阿拉伯人也把製糖的技術改進,純化,而變成一種工業。
事實上,當時製糖的工業頗為「不人道」。甘蔗採收工人,需成天忍受蔗田烈陽的灼曬、鋸齒般葉緣的割傷、及閃避大鐮刀的飛舞;製糖工人需整日操作危險的甘蔗壓搾機器,或承受汽鍋室的煙薰、及高熱。15世紀糖的需求量劇增時,這些工人只有最低級的勞工,才願意應徵;或者由一些十字軍東征 (1096-1291) 後,持續不斷的穆斯林教及基督教軍隊衝突時的戰俘 (POW) 充當。
最先喜愛糖的歐洲人,可能是參加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6-1099) 的英國及法國軍隊。在他們攻克聖地耶路撒冷後回國,帶回不少憧憬、故事、以及對糖的喜好和憶念。但甘蔗這種植物,只在炎熱多雨的熱帶、亞熱帶才能旺盛生長。十字軍東征後,歐洲國家和穆斯林國家交惡、成仇,所以歐洲市面的糖,都是從穆斯林國家涓滴般輸入的極少量,且常被貴族、王室所收購。因物稀價昂,糖被列為「香料」(Spice) 看待。1400年代,當土耳其人建立、歷時逾六世紀的鄂圖曼帝國 (Ottoman Empire,信奉穆斯林教,1924 年才瓦解) 擴張版圖,歐洲和東方的貿易更是困難重重。
這時,喜愛糖的歐洲富人、權貴有數個選擇:向南歐洲幾個小糖
(製造) 商購買;和仇視的土耳其人打交道;或者開發新來源。後者似乎是最好的長遠計劃。學校教科書或一些歷史學者所謂「大航海時代」或「探索時代」(Age of Exploration或 Age of Discovery),即15世紀至17世紀期間,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及東方香料產地。事實上,最初的重要原因之一,為尋找甘蔗可旺盛生長的地方
(記得起初糖也是一種「香料」)。
1425年,葡萄牙恩里克王子 (Henry the Navigator) 遣送一批開發殖民地者,帶著甘蔗莖到非洲西北部的馬得拉群島
(Madeira)。這批新作物,迅速的傳播到新發現的另一些非洲西北岸、大西洋上的島嶼--即佛得島 (The Cape Verde
Islands) 及加那利群島
(Canary Islands)。1493
年,當哥倫布第二次航海至新大陸時,也帶來甘蔗莖,開拓了加勒比海群島
(Caribbean Islands) 巨大糖業的新曙光,同時也展開了奴隸種植業
(Slave plantations) 的肇因。殖民主義也開始出現,還有直接、間接造成目前美國許多胖嘟嘟、過重的孩童,超胖的成人、雙親,或必需穿著
XXL特大號衣著、肥重的一群。
哥倫布把第一支甘蔗,種植於希斯盤紐拉島
(Hispaniola,為目前多米尼加與海地二國所在地),而一、二十年內,鄰近的古巴及牙買加
(Jamaica) 清除了雨林,設立許多製糖廠;原住民則因歐洲人帶來的疾病或戰爭而死亡,倖存的則被迫為農奴。葡萄牙人也在巴西造就成功、富饒的殖民地,擁有超過十萬的奴隸,每日生產以噸計的糖。
當甘蔗種植地增加,糖價開始下降;價錢開始下跌,較貧窮者也負擔得起,於是需求量隨著增加,必需種植更多甘蔗、生產更多的糖,價錢因而更低,也讓更多人買得起;但必需清除更多的雨林,所需的奴隸也更多…。甘蔗和糖於是扮演著一個良性循環 (Virtuous cycle) 和惡性循環 (Vicious cycle),週而復始的過程。 (請續讀
Part 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