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Heavenly Bamboo) 黃慶三 (03/20/2017)
南天竹新株
南天竹新葉
南天竹成株
南天竹漿果近照
南天竹、南天竺 (Heavenly Bamboo, Nandina,學名Nandina domestica),小檗科 (Barberry Family,Berberidaceae),南天竹屬 (Genus
Nandina),這屬為只有一個物種的單型屬 (Monotypic genus)。原產於亞洲東部,從喜馬拉雅亞山脈至日本。Nandina這名字源自日語 nan-ten的英語化而來。它於1804年引進美國,可存活於 USDA Zone 6-10;較耐寒栽培種可至 Zone 5。
然它的中文園藝名或英文俗名為「竹」(Bamboo),因它的莖及繁殖散播的習性,有似竹子,但它可不是竹子 (竹子屬於禾本科--Grass family,Poaceae),而是一種可長至約2公尺 (6.6 英呎) 高、1.5公尺 ( 5英呎) 寬的長青灌木叢。 春天時,新葉呈粉紅至紅色,長成的葉子轉呈綠色,老葉則變紫紅後才掉落。五至六月開花,¼ 至
½ 吋直徑、成串的白花;秋梢會結亮麗、圓錐狀、紅色的小漿果,0.5至1公分直徑,可存留整個冬天,襯著綠葉、白雪,頗為可觀,常種為庭院、花園的觀賞植物。單株結果少,多株則結果多,該是異花授粉的緣故。但有些矮栽培種,例如 ‘Nana’ (葉子在冬天呈紫紅),則不結漿果。寒冷地帶,例如冬天溫度低於華氏10度時,枝葉會枯死,明春由地下莖發芽再生。
它全株有毒,因它所含成份,分解後產生氰化氫 (Hydrogen cyanide),這種分解物有劇毒,如誤食過多,可能致命。又其紅色小漿果含有植物鹼,南天竹啡鹼 (Nantenine),通常對人類毒性不大 (除非攝食多量),但對貓及食草牲畜卻有毒性,對鳥類如不食用過量則無害,所以鳥類可食其漿果,例如反舌鳥 (Mocking birds)、黃連雀 (Cedar waxwing)、及知更鳥 (Robin),種子經排泄物帶至遠方,幫助這種植物傳播繁殖。但如攝食太多時,鳥類也可能因氰化氫而受害 (請見下述)。1 這種植物鹼曾用來做「搖頭丸」(Ecstasy,台灣也稱為「快樂丸」) 的主要成份 MDMA (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 的解毒劑 (Antidote)。
它喜肥沃、潮濕壤士,pH 3.7 至6.4,2而不喜砂土,需避免栽植於強風地段。除此之外,它可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全陽或半遮陰,病虫害少,常可活至百年之久。南卡州就有沒特別照顧,而超過100年老的植株。3它可用種子或地下莖繁殖,惟種子需數年才會萌芽。2 依靠地下莖的成長,它可緩慢的逐年擴張、成長。在北卡、田納西、喬治亞、彿羅里達、德州3 等州,被列為入侵植物。它可忍受炎熱及寒冷的氣侯,長青,無需修剪,且病虫害少,所以為頗易照顧的景觀植物。其枝葉、紅色小漿果可做插花材料。因植株所含化學成份,免子、鹿、及野豬等都不會嚼食它。
就因它的入侵性,以及對鳥類的毒性,例如2009年4月,喬治亞州 Thomas
County有成打的黃連雀,因攝食多量南天竹漿果,而中氰化氫之毒死亡的前例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的Veterinary
Medicine International雜誌,Dec.
9, 2010專文報告),1 Hilloboro,
Oregon的Tulalt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istrict 5 主張別再種植南天竹做為景觀植物,且需逐漸限制其生長、散播,甚或去除已種植生長的植株。
請指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