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灌木、大葉醉魚草 (Butterfly Bush) 黃慶三
(08/12/2020)
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454728011467657702/2962686053962901650
蝴蝶灌木、大葉醉魚草 (Butterfly Bush,Summer lilac,學名Buddleja davidii ),玄參科(Figwort family, Scrophulariaceae),醉魚草屬 (Genus Buddleja) 。原產於中國西北部、日本,及美洲 (例如加勒比海的美洲醉魚草 B. americana)。這屬約有140種,包括原生於亞洲、非洲及美洲的開花植物。屬名是為了紀念一位英國牧師,也是植物學家Adam Buddle (1662-1715),而品種名davidii 則是源由法國神父 Father Armand David,在1869年把這亞洲的品種「介紹」至歐洲的探險家。同一年,他也發現「鴿子樹」 (Gove Tree,Handkerchief tree) ,而以他的姓氏作為屬名 [請見拙《鴿子樹 (Gove Tree,Handkerchief tree) 》,https://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140173434 或
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454728011467657702/3406642593511612789〕。
台灣於 1935 年間引進蝴蝶灌木、大葉醉魚草栽種。1
事實上,第一種最先引進歐洲的醉魚草,為智利醉魚草 (Orange ball
buddleja ,學名B.
globosa) ,於 1774 年由智利引進英國
。它原生於智利及阿根庭,有圓球形、橘色或橘紅色的花序,而上述最常見的蝴蝶灌木、大葉醉魚草
(B.
davidii) 約晚了一百年後,才引進歐洲。
智利醉魚草可長至5公呎 (16 英呎) 高,有裂縫狀灰色樹皮。葉子 5至 15公分長、2至6公分寬。有深黃色至橘色、開在葉腋、圓球型、1.2至2.8公分直徑、各有 30 至50朵小花的花球,有濃郁的蜂蜜花香。和新世界的其他醉魚草屬一般,花為單性花。目前在氣候暖和地區,USDA Zone 5至9,種為觀賞植物。因種子不帶翅,它不是入侵性植物。
智利醉魚草的民間處方用來治療創傷、燒傷、以及外在及內在的潰瘍 (Ulcers),因它含有黄酮甙 (Glycosidic
flavonoids)、及苯乙醇 (Phenylethanoid) 等成份。
亞洲 (即大葉醉魚草,B. davidii )
及美洲醉魚草 (即智利醉魚草,B.
globose) 的混種,由英國的Van de Weyer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培育出來。它也是球狀花序的黃花品種,其第二子代 (F2,即Second filial),命名為韋氏雜交醉魚草 (Buddleja x weyeriana),有多個受歡迎的栽培種,特別是Buddleja x weyeriana 'Sungold' 。
中文名為「醉魚草」是因過去漁民把其枝葉搗碎,投入溪、河水中,魚兒會像喝醉了一樣暈過去,浮在水面而可捕捉。蓋醉魚草花和葉含有醉魚草甙(Buddleo-glucoside)、柳穿魚甙(Linarin)、刺槐素(Acacetin)等多種黃酮類。2 花、葉及根可供藥用,全株可用作農藥。因可毒魚,所以別種在有 (養) 魚的水邊。台灣原住民過去也用台灣魚藤
(Thickfruit Millettia,學名Millettia taiwaniana) 根部搗碎汁液,放到溪水中,可使魚類行動遲緩、浮在水面而易於捕捉 (雖然不是原住民,但我小時候也玩過)。3 因它含有魚藤酮(Rotenone),又稱毒魚藤(Tubatoxin),為一種有力的殺蟲劑和毒魚素。依據 Cornell University文獻,實驗室老鼠內服魚藤酮有致癌性。4
蝴蝶灌木的花序,亞洲品種尾端花的圓錐花序約10至50公分長,而美洲品種為較小的聚繖花序。個別的小花為喇叭形,有四片分開的花瓣。這小花
約3 至4
厘米 (mm) 直徑,花冠
(Corolla) 亞洲品種約 10 厘米
(mm) 長 、美洲品種
3 至30厘米
(mm) 長。美洲品種花冠長度變化較大的原因,是因南美洲的有些品種為了吸引蜂鳥,而演化出較長花冠的紅花,而蜂鳥也成為獨一的傳粉者
(註:蜂鳥只存在於美洲,亞洲或歐洲都沒有)。美洲的品種主要是雌雄異株,而歐洲、亞洲、非洲的品種則幾乎都是雌雄同株。
在較暖和的地帶,蝴蝶灌木會很快的成長、分佈,而成為入侵物種,例如英國、及紐西蘭。在澳洲及南歐的國家也成為馴化的物種。美國則因從花園逃逸至野外,而廣泛的分佈滋生,俄立崗及華盛頓州把它列為有害的野草 (Noxious weed) 。惟它無法生存於冬天溫度會降至攝氏零下15至20度
(華氏5度至零下4度)
的地區。因鹿子不會嚼食蝴蝶灌木,所以可做頗佳的花園圍籬。剛種植時,土壤必需保持潮濕,以確保根部的生長及健康。成長後,則頗為耐早。在寒冷地區可加護根
(Mulch) 。
它喜全陽,排水良好的地點,pH
6.0 至7.0。5 遮陰處開花會較稀疏,花色也變較淡。USDA
Zone 5至 9 或10。依據品種或栽培種的不同,植株低矮的可從18英吋高、及寬,至高大於7呎高、5呎寬者。花期從夏天至下霜為止,花色包括粉紅、紫色、藍色、橘色、及白色者。
亞洲品種的花色較多是粉蠟筆般的粉紅及藍色;美洲的品種則常呈生動的黃色及
紅色。有些栽培種則有更深的色調。花通常富含花蜜,且常有頗濃郁的蜂蜜般花香,以吸引蜂、蝴蝶、及蜂鳥來傳粉。果莢約一公分長,一至二分直徑,內含多數細小種子。美洲的原生種約有60種,分部於美國南部至智利;歐洲、亞洲、非洲,則有更多種類。
它有小毒如上述,對人類、及動物接觸上沒有毒性,但不可食用。需注意別和原生美國、橘紅色、常做觀賞用、美豔、有毒、英文名為
“Butterfly weed” 的柳葉馬利筋(學名Asclepias tuberosa)混淆了。柳葉馬利筋可做藥用,過去美國原住民
First Nation People 咀嚼其根以治胸膜炎(Pleurisy)及呼吸系統的毛病。
台灣醉魚草、彎花醉魚草(學名B. curviflora,同義字 B. formosana)為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台灣海拔50至300尺地區山坡的灌木叢中。
在較溫暖的地區,較高大的種類可於晚秋或初春修剪,去除亂竄或不健康的枝椏,保持優美的樹型。較矮小的品種,除了為保持優美的樹型,或去除枯枝、病枝外,可不必修剪。寒冷地區,則可於冬梢或初春,剪至接近地面。因花開於新枝,修剪時注意別弄斷新芽、新枝。除了計劃保留種子
(但諸多不孕栽培種也無法留子),剪除枯花
(Deadhead),不祗增進瞻觀,且可促進再次開花。春天時可施用緩慢釋放肥料,但別施肥太多。多量施肥會促進枝葉的生長,而減少花的綻放。病蟲害不多,避兔施用殺蟲劑,以保護傳粉媒介--蝴蝶、蜜蜂、及蜂鳥等。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