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扁蒲 (匏仔) (Bottle Gourd)--第一個人類馴化的農作物

扁蒲 (匏仔) (Bottle Gourd))--第一個人類馴化的農作物                     

                                                   黃慶三 (07/20/2022 Rev)

                                                            

   棒形
                                                                              略方形
  墜子形
  梨形
 小葫蘆
                                                                               大葫蘆
                                                                                                                                                      天鵝頸形
                                                                                                                                                                  肚瓶形
晚間開放的白花

  
                                                                          

扁蒲、匏仔、瓠瓜 (Bottle GourdWhite-Flowered Gourd,學名 Lagenaria siceraria葫蘆科 (Cucumber FamilyCucurbitaceae),葫蘆屬 (Genus Lagenaria)。扁蒲是園藝名,匏仔是台語 (台語「匏」字發音,為中文「不」字的陽平,即第二聲,而非去聲),瓠瓜 (瓠音戶是許多中文俗名之一 (中文俗名又稱為葫蘆瓜、瓢瓜、蒲瓜、瓠子、蒲子、夜開花、葫蘆蒲等等)。它有兩個亞種 (Subspecies),即原產於非洲的L.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ssp. siceraria,及原產於亞洲的L. siceraria ssp. asiatica1

 

根據 Flora of North America (www.eFlora.org) 資料庫 (原屬 Harvard University),扁蒲原產於非洲的津巴布韋 (Zimbabwe) 成熟扁蒲或瓠瓜裡的種子,可以在海上存活許久 (最少 200 )3 ,因此扁蒲可經由海洋傳遍世界,加上 (上古人類遷徙、攜帶而遍佈各地。

 

由於果實形狀,屬名Lagenaria源自希臘文lagenos,意為花瓶或容器 (Vasejar);品種名 siceraria可能指成熟、乾燥 (siccus)、而成為有用器具的果實。而它的種植、食用、及作器皿的歷史,超過 10,000年。因此各種證據指出,扁蒲和狗,這兩種有用」的物種 (“Utility” species),是人類最早馴化 (Domestication) 的農作物及動物。1,2,4

 

例如在墨西哥曾發現 7,500 5,000 年前遺留下來的扁蒲,而祕魯更有 10,000 年前扁蒲的蹤跡;5 埃及人在 5,500年前就使 (用它。2014年二月,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Kistler, Logan, et al.  DNA分析研究,6 指出美洲的扁蒲,頗為接近非洲的野生品種 (Mary Wilkins Ellert的著作,7更列出那些非洲的五種野生品種),而推測可能於一萬多年前,即更新世 (Pleistocene—2,588,800 年前到11,700年前) 後期,由非洲經由大西洋漂流來至新世界。3

 

但也有人認為扁蒲在冰河時期,由亞洲經過白令海峽 (Bering Strait) 的冰橋,遷徙至美洲的古印第安人 (Paleo-Indians,約16,500–13,000 年前) 所攜帶而來。由於上述Kistler, Logan, et al.  DNA分析研究,6加上有人認爲扁蒲的種子該無法生存在冰橋那種低温,而使這推論產生疑問。8 2005年美國華府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Erickson, David L., et al. DNA 分析指4美洲古印第安人於10,000年前帶來的扁蒲,爲已經人為馴化的品種,而非野生者。

 

就因扁蒲是人類最先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它的嫩果作為人類的食物、醫藥,而熟果可做家庭日常用具、容器,特別是盛水器 (英文名 Bottle Gourd,其來有自),水杓、裝飾品、及樂器等。古代有些陶質的容器,就模仿扁蒲來製作。「葫蘆」過去和道教、中藥、中醫 (特別是道教醫學也有聯帶關係。毫無疑問,這是一種人們自古就非常熟悉的栽培植物,因而發展出一些和匏仔有關的習俗、用語、和諺語等。

 

這植物大約可分成四類:

 

(1). 葫蘆瓜 (L. siceraria),果實葫蘆形。

(2). 扁蒲、瓠子 (L. siceraria var. hispida),果實長圓柱形。

(3). 瓠瓜、瓢瓜 (L. siceraria var. depressa),果實梨形或圓形。

(4). 小葫蘆 (L. siceraria var. microcarpa),果實為葫蘆形,但長度在十公分左右。

(5).其他形狀,例如蛇形 (Cultiva ‘Cucuzzi’)、長柄錘形 (‘Caveman’s club’)、扁圓 (‘Canteen’)、略方形 (‘Appalachin’)、天鵝頸形 (‘Swan’) 等等。

 

小時候,在台灣鄉下見到做舀水用的匏杓,多是梨形。也許因長圓柱形的較多用來煮食,梨形的嫩果當然也拿來食用,但也用做水杓、容器;而葫蘆形的果肉不多,削皮也較麻煩,從前較少種植,但葫蘆嫩果炒食似乎比一般扁蒲甜美。小葫蘆通常祇做裝飾用。

台語有好幾個和匏仔有關的諺語,從過去農業社會日常生活觀察中,反應出當時純樸、直率的社會風氣和價值觀的諺語,而非文縐縐、教條式的說教,特別是有諧韻的諺語,唸來更有意味。較常聽見的台灣諺語有:

 

(1).「人若衰,種匏仔生菜瓜」(衰、瓜諧韻),「衰」,歹運也。種匏仔是不可能生出菜瓜 (絲瓜),乃比喻人的運氣不佳,明明看準了,做下去還是不如所願,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意思。

(2).「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匏、牛諧韻),一個人小時候會偷摘匏仔 (做小偷),長大了就會做大賊,這句諺語是強調子女幼時教育的重要,也告誡做父母的,不要忽略小孩的小動作、壞習慣。

(3).「目睭花花,匏仔看做菜瓜」(花、瓜諧韻),形容粗心大意,看錯東西,也比喻眼光欠佳,好壞不分。

(4). 「敢做匏杓,不驚燒水燙」,過去塑膠和金屬舀水用具尚未普遍時,台灣家家、戶戶都把成熟、晒乾的匏仔鋸成兩半,做為舀水、或舀熱水、滾 (水和湯汁的「匏杓」。既然要做匏杓了,即使要舀滾水、熱湯汁也不怕滾燙。意指不論我們做了什麼事,都要敢做敢當,只要是正確的事,就要堅忍的勇往直前。

(5). 「食匏仔無留種」,匏仔要在幼嫩時採食,所以如果不預留一、兩個匏仔來做種,明年就沒得吃了。這句諺語用來諷刺那些做事瞻前不顧後的人,例如只貪眼前近利,而不替未來的後果著想。

(6).  「匏仔出世成葫蘆,幼柴浸水發香菇」(蘆、菇諧韻),和「歹竹出好筍」有類似的意思,指有志氣就有機會;「乞食背葫蘆假仙」,則是調侃他人的做作或假正經。

 

此外,還有一些相關成語或名辭:

 

(1). 婚宴上,新人「合巹交杯」。這「合巹」 (巹音錦早在「禮記-昏義」就有記載。古時結婚於傍晚舉行,婚禮其實是「昏時行禮」的意思。而「巹」即把俗稱苦葫蘆、老熟的瓢瓜一分為二,即一個瓢瓜製成兩個巹,做為盛酒器。婚禮時,兩個巹以紅線連在一起,新人對飲後把兩巹合一,有二人同心、百年好合之意;因匏是古代八音樂器之中的一種,它又含有音韻調和之意,故「合巹」又示意新娘、新郎婚後應和睦協調,結為琴瑟之好。再者,老熟的苦葫蘆帶有苦味,用來盛酒對飲,象徵著同甘共苦的意味。這個習俗後來就發展成了「喝交杯酒」的儀式。

(2).「瓠犀」是用來描寫美人的牙齒,白而整齊,就像瓠瓜的種子一樣。它是出自「詩經」的「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首詩是莊姜剛嫁給衛莊公 (公元前七五三年),衛國人稱讚她的美麗而作的詩。它是古代中文文學中,最早刻畫女性容貌美及情態美的章句,可說已成千古絕唱,也是最古老的情詩之一。

(3). 「懸壺濟世」這四個字,是恭維醫術高超、而又仁心仁術的醫師而來的。故事是出於「後漢書」中費長房向一位市中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的老翁 (其實是一位得道道士學醫,而使他成一位能醫百病、驅除瘟疫,令人起死回生的良醫。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懸葫賣藥的老翁,就在藥鋪門口掛了一個藥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而「壺」即「葫」也。我們也常聽到「不知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膏藥?」的口語,大概也是這麼來的。

 

葫蘆瓜英文稱爲 Bottle Gourd,是因為葫蘆瓜的腰部較細,可用繩子一紮而成極佳的裝水、運水器,所以它又名 Lady Gourd,可能就是因為非洲大都由婦女提水回家。非洲有種高 60  70 公分、底部約 45 公分直徑的大葫蘆瓜,一次能裝的水可不少。

 

扁蒲除了煮食、炒食外,也可刨絲曬乾,製成蒲脯 (即匏仔乾),質柔味美,且含大量的鈣、磷、及醣類,日本人特別喜歡。扁莆採收後,愈快食用愈好 (一至二日之內)。放於冰箱內可保存較久,但隨天數的增加,果實將慢慢老化,內部的嫩籽也慢慢變大、變硬,煮食之口感及風味也會變差。

 

依據香港浸會大學藥用植物圖相數據庫,9扁蒲的藥性及功能爲:

 

(1). 性味--果實: 甘、淡,平。種子: 甘,平。果殼: 甘、苦,平。莖、葉、花、鬚: 甘,平。

(2). 功能--果實: 利水,消腫,通淋,散結。種子: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果殼: 利水,消腫。莖、葉、花、鬚: 解毒,散結。

 

它喜好陽光,pH 6.0 7.0,潮濕、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種植時,室外溫度必需在華氏 60 度以上。通常在最後結霜期的四禮拜前,在室內先行播種。種子先泡水一夜,平放,蓋上一吋半至二吋的泥土,約一週後就可萌芽。扁蒲種植有棚架式或爬地式兩種,但以前者較易管理、照顧。

 

母蔓上架前可把子蔓摘除,而母蔓達六呎以上時可摘心一次,促使子蔓早日發育。當一條子蔓生有兩條瓠瓜時,加留一至二葉就可摘心,如此瓠瓜可以長得較快、較大。它的蔓心、嫩葉也可食用。它在傍晚、夜間開白花,和澎湖絲瓜一樣,靠夜間活動的蛾類或昆虫來傳粉。如果天氣較冷或缺乏媒介,授粉不良而結果較少,可用人工傳粉 (例如用毛筆),增加結果率。扁蒲和其他瓜類一樣,不耐連作,需與其他非瓜類作物輪作。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