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蘇珊藤 (Black-Eyed Susan Vine) 黃慶三 (09/25/2020)
https://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589378121
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454728011467657702/2424096258556751227
黑眼蘇珊藤
一對黑眼珠
黑眼蘇珊藤、翼葉山牽牛 (Black-eyed Susan vine,Clock vine,學名Thunbergia alata) ,爵床科 (Acanthus family, Acanthaceae),鄧伯花屬 (Genus Thunbergia) 。它是多年生 (但常種為一年生)、藤本開花植物,原產於非洲東部,但目前已歸化於世界許多地方,包括巴西、夏威夷、澳洲、德州、彿羅里州、波多黎各等地。USDA Zone 10至 11。1它主要是做為觀賞植物,可種於花園,通常需準備花架、支撐讓它攀爬;也可種於吊籃。
爵床科的模式屬為老鼠簕屬 (簕,音勒,Genus Acanthus),這屬名的由來有個希臘的神話故事,已於拙作《葉薊 (Bear's Breeches) 》,https://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589368887 或
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454728011467657702/2286250297924579262)
有所介紹。鄧伯花屬名是為紀念瑞典植物學家 Carl Peter Thunberg (1743-1828);種名 alata 意為帶翅 (Winged),指它的葉柄帶翅 。1
它的英文俗民Black-Eyed Susan
Vine (黑眼蘇珊藤) 的 ”Black-Eyed Susan”
該是源由民歌 (Ballad) 裡的人物。英國詩人 John Gay
(1685-1732) 在1720 年所寫一首詩 “Sweet William’s Farewell To Black-Eyed Susan” ,敘述女主人翁 Black-Eyed
Susan 上去一艘停泊於海港的船,詢問水手們有關她愛人 Sweet William 去向的故事。 Richard Leveridge 在1730年把它譜成曲子,而在以後一百年間,成為頗為流行的民謠。依據 San Diego Zoo,它的另個英文俗名 “Clock
vine”,則因它的爬藤都是順時針方向旋轉、攀爬的緣故。2
黑眼蘇珊藤有糾纒的藤枝,在熱帶通常可長至 6至8英呎高 (但多年生植株甚至可長至20英呎高),3至6英呎寬。較寒冷地帶或盆栽者較小些。全陽或部份遮陰,肥沃、中等濕度、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 pH 6.8 至 7.7。3 但需經常保持潮濕,太乾時莖葉會枯萎。鋪上約2英吋護根 (Mulch) ,不祗可保持濕度,且可減少萎草的滋生。
心型或狹長箭頭型的葉子,花約 1.5 英吋直徑,從2片黃綠色、帶稜、長毛的花萼 (Calyx) 長出。它的枝藤、葉子、花萼都長有細毛,碰觸它時,有些人會產生刺激、騷癢的敏感反應,所以接觸它時 (例如修剪),最好戴上手套。也因此鹿子不喜嚼食它。花為五瓣,花季為夏天至秋天。因開花不斷,花期時,每2至3個禮拜,可以半濃度、開花植物用肥料,例如 3:1:5肥料,施肥一次。4
花色通常是橘色,而有巧克力紫色的花心,有似黑眼珠,而得有黑眼蘇珊藤的暱稱。不同變種則有紅、橘色、橘紅、白色、淡黃、鮮黃等花色,且常有巧克力紫色的花心,但偶而也有沒這典型顏色花心者。花富含花蜜,可吸引蜂鳥及蜂來採蜜。會結有似鳥喙般的種子,即有圓形的底部,上面是個長喙。每個果莢含有二至四粒半圓形、表面帶有網狀花紋的種子。
通常用種子繁殖,可自播。先把種子泡在溫水中至24小時,然後播在富含腐植土、並摻有沙子的土壤,約1/4英吋深。3依據
Cornell University,把種子置於華氏70至
75 度溫度下,可於 10至14 天發芽,5 溫度較低時,可能需要20天。6 種子稍貴些,因為種子較難蒐集。雖然它也可用扦插或壓條法繁殖,但由種子繁殖者,生長力較旺盛。7
它可很快成長、開花,稍為修剪可促進綻放更多的花卉。寒冷地帶常作一年生種植,但盆栽者可於冬天移入室內,作多年生植物照顧。NC State University Cooperative
Extension 指出它沒什麼病蟲害,8 但如置於室內,需注意介殼蟲
(Scales) 、葉蟎 (Spider mites)、粉虱
(Whiteflies) 等。1 可用園藝用肥皂水,或苦楝油
(Neem oil) 防治。7依據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在較溫曖的區域,黑眼蘇珊藤就有可能成為入侵性植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