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 (Autumn Crocus) 黃慶三 (11/10/2018)
秋水仙圖案 (Wikipedia)
秋水仙花叢 (2018 攝於日本北海道)
秋水仙花朵及花被管
秋水仙花朵近照 (2018攝於日本北海道)
栽培種 Colchicum ‘Waterlily’* (2018攝於日本北海道)*
秋水仙鬚根、球莖、花梗、花被管、及花朵 (2017 By Robert Pavlis)**
秋水仙 (Autumn crocus,Meadow saffron,學名 Colchicum autumnale),秋水仙科 (Colchicum family,Colchicaceae),秋水仙屬 (Genus Colchicum)。這屬約有160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們的葉子、球莖、及種子均含有劇毒的生物鹼秋水仙素 (Colchicine),而以C. autumnale 這品種所含毒性最高。秋水仙素就是從這植物首次萃取而得名。秋水仙原生於亞洲西部、歐洲、部份的地中海沿岸、東非、及西非等。屬名 Colchicum 源由喬治亞 (Georgia) 在黑海邊的 Clochis區域,盛產這植物的緣故。它雖稱為 ”Autumn
crocus”,但和鳶尾科 (Iris
family, Iridaceae) 的番紅花屬 (Genus Crocus)可沒關係。秋水仙有6個雄蕊,而真正的番紅花只有3個雄蕊。[請見拙作《番紅花 (Crocus)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8/10/crocus.html]。
秋天
(九月) 時,秋水仙1至2吋直徑的球莖 (Corm) 會長出花梗,但這時候花梗只長在地下,即地面上無法看見。花梗的頂端會長出1至6個由花瓣形成、約6至10吋長 (高) 的花被管 (Corolla tube) 或花冠筒 (Perianth tube),其頂端各著生一個花苞。因此花開時,所見到每朵花下的「管子」,並非「花梗」,而是花被管或花冠筒。就因這特別的花朵構造,秋水仙的子房 (Overy) 也長在地下,即在花梗的頂端,因此它們的花柱 (Styles) 頗長。
子房長在地下的原因,可能源由原產地,例如土耳其,依朗,阿富汗山地等,氣候較乾燥,且冷冽嚴寒的冬季氣候,常難預測,提早到達。因此其子房長在地下,避免地面上結凍的可能性,授粉後,種子也就在地下成長、逐漸成熟。春天長出葉子時,花梗變長,含有種子的果莢
(Capsule) 才「冒出」地面,1種子在四至六月成熟。因種子出現在花開 (九至十月) 以前,這成長的特性,使它得到另一個特別的俗名 “Son-before-the-father”。而日文也有個俗名「親知らず」,意思是「不知親 (父母)」;它又稱「親知らず、子知らず」,即「親不知,子不知」的意思。因為它開花時不長葉子,而花開完才長葉子,即父母與兒子彼此「不認識」。果莢 2至6公分長,裏面含有兩粒或更多的種子。2 秋水仙在秋天沒有葉子時開花的特性,也是由於適應原產地夏天長期乾旱的環境和氣候,而等秋天變涼,氣候較潮濕時,花才綻放。
這種植物在春天時,會從地下球莖長出5至8片、狹長、15至 35公分長、暗綠色葉子。初夏 (七月) 時,葉子會黃化、凋萎,腐爛,即地面上不見葉子的蹤影,球莖也開始「夏眠」,此時需減少澆水量,夏末再回復澆水。3 九月時,從地下冒出淡紅紫色,約8吋高、成叢的花被管,而後開花。每朵花由3個花瓣 (Petals) 及3個萼片 (Sepals) 組成。因兩者外觀相似,所以每朵花看來,好似有6個花瓣。每個花瓣4至6公分長。因它沒葉子,成叢艷麗的花朵,有如一群不著衣裳的少女,隨著微風顫動,因此它也有一個和石蒜科 (Amaryllis family,Amaryllidaceae),石蒜屬 (Genus Lycoris) 的「裸石蒜花」(學名 Lycoris
squamigera) 相同的英文俗名,”Naked
Lady” (Magic lily—請見拙作《裸石蒜花 (Naked
Ladies)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4/09/naked-ladies-08282014-nakedladies-magic.html)。
秋水仙的幼株,好像可食用的熊蒜或野韭菜 (Bear's garlic,學名Allium ursinum)。熊蒜是一種野生的草本植物,為野生韭黃的近緣種,因熊喜歡採食而得名。其味道如同食用韭菜,但是氣味並不強烈。多生長於林地樹蔭,春季剛發出的第一至第五葉味道鮮嫩,適於食用,開花後口感下降。因為秋水仙和熊蒜未開花時外形十分相似,野菜採食者,有時會將秋水仙的幼株,誤當作可食用的熊蒜。就因秋水仙全株含有劇毒的生物鹼秋水仙素,誤食可能有致命危險。2002年,日本有位48歲的男人誤食秋水仙,而於4天後死亡。2003 年,有位76歲,長年酗酒的年長者,因誤食秋水仙為熊蒜,導致腎臟、肝臟、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的衰竭而死亡。4
因秋水仙全株有毒,其中毒症狀與砷 (As--Arsenic。而砒霜為三氧化二砷 As2O3)
中毒類似,而且沒有解毒劑。藥用的秋水仙素,通常由球莖及種子淬取。秋水仙素是一種非常古老、抗發炎、效果明顯、且廉價的療法,而被廣泛應用於發炎性的疾病,例如痛風 (Gout)。秋水仙用來治療痛風,最初由第一世紀羅馬時代的希臘醫生、藥理學家、及植物學家迪奧斯克理德斯 (Pedanius
Dioscorides),記述於他所著的五集《藥物論》(“De Materia Medica”) 裏。痛風是尿酸鈉鹽結晶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s) 在關節液或關節周圍組織沉積造成的急性關節炎,或是在腎臟沉積造成尿酸結石。依據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師王瑋婷,急性痛風的治療,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類固醇、及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對於急性痛風的緩解效果佳,若在症狀發生後24小時內給予,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達到症狀緩解,但如果在症狀發生後超過48小時,治療效果就較差。5
除了痛風,秋水仙素也用來治療家族性地中海熱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FMF,為一種家族遺傳而來的炎症) 、心包炎 (Pericarditis--是心臟周圍的纖維囊的炎症)、貝賽特氏症或絲路病 (Behçet's
disease,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的微血管系統性血管炎,此症會造成各種潰瘍及眼睛視覺的問題) 等。3 如使用劑量較高時,秋水仙素會造成消化道的不適。秋水仙素中毒的症狀有似霍亂 (Cholera),包括喉部及胃部的疼痛、嘔吐、腎臟、呼吸系統、及心血管 (Cardiovascular collapse) 等的衰竭。通常中毒後2至5小時出現症狀,中毒者神志一直清醒,而上述症狀可能持續幾天後,如中毒太深,就可能喪命;如中毒不深而獲救,這些症狀仍可能延續許久。所以秋水仙素的藥用,必需極注意它的劑量。美國在2007 年,有批秋水仙素藥劑在準備製造時,因劑量控制不慎 (7倍於原訂的劑量) 而導致3人死亡的例子。4,6
秋水仙素也常用於誘導植物細胞發生多倍體 (Triploid 及tetraploid) 。即秋水仙素可使不育的三倍體混種,變成六倍體而可繁殖,例如四倍體的小麥 (Wheat,學名Triticum spp.) 和二倍體的黑麥 (Rye,學名Secale
cerale) 混種所生的三倍體小黑麥 (Triticate,學名x Triticosecale),可用秋水仙素使它變成六倍體後,而有繁殖能力 。請見拙作《嘉蘭、火焰百合 (Gloriosa,Flame Lily)--也略談「秋水仙素」的應用)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6/04/gloriosaflame-lily.html。
又無子西瓜是種三倍體的植株,它由二倍體的普通、有子西瓜,和四倍體的西瓜混種後所生產的品種。而四倍體的西瓜,則由二倍體的西瓜,以秋水仙素處理後所產生者。高雄縣鳳山市陳文郁,於一九六二年培育出全世界第一顆無子西瓜,即運用上述的方法。目前全世界繁殖用的四顆無子西瓜種子,就有一顆是
”Made In Taiwan!” 所以無子西瓜台灣全球第一![請見拙作《西瓜--
無子西瓜
(Watermelon—Seedless Watermelon) 》,https://cshuang2.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8941.html]。多倍性植物往往體形會較大、較強壯、生長速度也相對提高。因此,這種處理,往往用於商業性的植物繁殖或種植。如用在動物 (牲畜) 的繁殖,它們無法存活。
秋水仙喜富含腐植土、中等濕度、排水良好、全陽或半遮陰的地點,USDA Zone 4 -- 8。夏梢 (八月) 購買「夏眠」的球莖,並立即栽種,約2至4吋深,9 相隔6吋,秋天即可開花。當秋莖長得太擠時 (約每3年),可把球莖挖出疏開,重新種植。如以種子繁殖,需用新鮮的種子,置於排水良好的混合土裏,然後蓋上1至2公分的粗沙。最好把種子置於室外,以接受到夏季的炎熱,及成年溫度的變化。通常它需 18個月,甚或2年才會萌芽。7,8 而由種子繁殖的植株,需4至5年才會成熟開花。7 以球莖長出的第二子莖 (Secondary
daughter
corm) 繁殖,是較迅速、且易成功的方法,但用種子繁殖,才能培育出新混種或栽培種。秋水仙的鬚根 (Roots),和其它球莖植物類似,為收縮根 (Contractile roots)。 這種根的特性,會把球莖往下拉至最適當的生長深度。這最適當的生長深度,和氣候及土壤有關。例如秋水仙在原生地的最適當的生長深度為6至8吋 (15至20公分),所以由種子在土表面萌芽、繁殖的新株,收縮根會把球莖往下拉,而達最適當的生長深度。10 購買「夏眠」的球莖種植深度約2至4吋深 (如上述),但收縮根會把它往下拉至最適當的生長深度。秋水仙的母球莖 (Mother corm) 原本是變形的莖 (Modified stem),每年都由新生的子莖 (Daughter corm) 取代,而持續其生長週期。繁殖用的增生球莖,則是第二子莖。
[*註:上列照片Colchicum
‘Waterlily’ 這栽培種是由白花秋水仙 (C. autumnale 'Alboplenum') 及美麗白花秋水仙 (C. speciosum 'Album') 混種而來。因它的花形有似睡蓮而得名。每個球莖會長出1至6個約6吋高的花被管,而後開出大、複瓣 (可能至20瓣)、紫紅色的花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