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奇異果 (Kiwifruit)


奇異果 (Kiwifruit)                                 黃慶三 (05/15/2019)

https://blog.xuite.net/cshuang2/twblog/587581426


 奇異果植株


(Natural Sciences Image Library of New Zealand)1
奇異果雄花(Top)、雌花 (Bottom)

(Natural Sciences Image Library of New Zealand)1

 紐西蘭Zespri ‘SunGold’ 金奇異果


紐西蘭Zespri ‘SunGold’ 金奇異果
 奇異果 
軟棗奇異果 (前排), 奇異果 (後排) (Wikipedia)


  




 奇異果 (Kiwifruit,簡稱 Kiwi,學名Actinidia deliciosa) 獼猴桃科 (Actinidiaceae),獼猴桃屬 (Genus Actinidia)獼猴桃科有3屬,為獼猴桃屬、藤山柳屬 (Genus Clematoclethra) 、及水東哥屬 (Genus Saurauia) ,大約共有 360種,為木質藤本、灌木、或小樹 。原產於亞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目前有許多國家種植,而主要商業種植、出口的國家,除了紐西蘭,還有智利、義大利、希臘、及法國等。

獼猴桃屬約有60種,它們果實的果皮 (有毛或無毛)、形狀、大小、或顏色常有不同。果肉的顏色、多汁程度、風味也各有變化;有的風味頗佳,但也有無法入口者。這些60個品種中,有6種及其栽培種通常用來 (商業) 種植生產食用的奇異果:

1.      軟棗奇異果 (Tara vine, hardy kiwi,學名A. arguta)
2.      (美味) 奇異果 (Kiwi,學名A. deliciosa)
3.      金奇異果 (Golden kiwi,學名A. chinensis)
4.      黑蕊奇異果 (Red kiwi,學名A. melanandra)
5.      狗棗奇異果 (Arctic kiwi,學名A. kolomikta) ;及
6.      葛棗奇異果 (Silver kiwi,學名A. polygama)

它們通常是雌雄異株,一株雄株可傳粉給三至八株的雌株。雖然也有自花傳粉 (Self-pollinate) 的栽培種,但由雄株傳粉的自花傳粉個株,可生產較大果實,且有較多、較可靠的產量。

1905 年,紐西蘭 (New Zealand) 的園藝家 Alexander Allison 以種子培育出的奇異果植株,開始結果。而奇異果的商業化種植,則由紐西蘭的Hayward Wright 開始。他1928年栽培出 'Hayward' 這目前超市、水果店最多出售的栽培種。紐西蘭的國鳥及象徵 (National symbol) 「奇異鳥」 (Kiwi birdApteryx spp.) ,所以紐西蘭人也因摯愛這國鳥而自稱為 “Kiwis”,也把這種獼猴桃屬果實命名為「奇異果」(Kiwifruit)

(1). 最常見商業種植的是果皮暗綠色、帶棕色細毛、果肉綠色的 (美味) 奇異果 (Fuzzy kiwi,即A. deliciosa) ,包括 'Hayward', 'Blake' and 'Saanichton 12' 等栽培種 'Hayward' 這栽培種,有大、卵形、味甜的果實。'Saanichton 12' 產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 (British Columbia),外觀較呈方形,和 'Hayward' 一般甜蜜,只是果心較硬。 'Blake' 可自花傳粉,果實呈橢圓形,但果粒較小,風味稍遜。

(2). 金奇異果 (Golden kiwifruit) 最初是紐西蘭第一個商業種植的品種。它有核桃般的大小,果肉顏色從亮麗的綠色、至深黃色。味道清甜,酸味較弱,風味有似一些亞熱帶的水果。Hort16A 這栽培種原是個銷售全世界的紐西蘭金奇異果,但在201011月在紐西蘭首度發現了「奇異果細菌性潰瘍」(Bacterial canker of kiwifruit)這種奇異果病害,在 1980年代,就已出現在日本、南韓、及中國,但在2010年前後,首度出現在紐西蘭、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葡蔔牙、土耳其、澳洲、及智利等等國家。2 這種病害是由於丁香假單胞菌類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簡稱 PSA) 的感染。這種細菌對人類或動物無害,也不會造成其他植物的損傷,而只攻擊奇異果藤,導致植株的死亡。3

目前惟一直接有效的拯救方法是濆灑抗生素,例如鏈黴素,否則這疾病,可能完全打垮整個紐西蘭的奇異果業2所以在2010 2013 年間,Hort16A產量銳減。一個新栽培種 Gold3,對這疾病較有抵抗力,因此大部份的金奇異果果農,就把 Gold3 這栽培種嫁接在原有的Hort16 植株上,所生產的金奇異果,就由 Zespri 這公司以 ‘SunGold’ 這品牌出售,至少已有3年以上,這也是目前超市所賣,最主要的紐西蘭金奇異果品牌。3

事實上,不祗奇異果曾使用抗生素。為了控制蘋果、及梨子的火疫病 (Fire blight,病菌為Erwinia amylovora)4,5,6有些果樹也使用抗生素,例如鏈黴素(Streptomycin)土黴素 (Oxytetracycline)、或春雷霉素 (Kasugamycin) 2014 10月以前,「有機果園」也使用這些抗生素,7 但只噴灑在花朵上,而非果實本身。8 火疫病已有長久的歷史,它在1780年就已被發現。4目前火疫病菌對鏈黴素也開始有了抵抗性。2018 12月初,美國環保署 (USEPA) 批准使用土霉素 (Oxytetracycline) 這種抗生毒,以對抗潰瘍病 (Citrus canker)、及黃龍病 (Citrus greening diseaseHLB)9估計每年彿羅里達州480,000 英畝 (Acres) 、及加州23,000英畝柑橘果園, 將使用這種抗生素。

(3). 奇異莓或迷你奇異果 (Kiwiberry) 為葡萄大小、綠皮、無毛,但形狀及風味有似美味奇異果的品種,食用時不必去皮。它們主要有三個品種,包括軟棗奇異果 (Hardy kiwi學名 A. arguta)狗棗奇異果 (Arctic beauty學名 A. kolomikta)、及銀藤奇異果 (Silver vine學名A. polygama)。成長快,較耐寒。軟棗奇異果、及銀藤奇異果的雜交栽培種 ‘Issai’ 可自花傳粉,且果實較大,常作商業種植,但較不耐寒。

台灣有不少原生奇異果。依據中興大學的台灣原生奇異果分布報告,10包括了軟棗獼猴桃 (學名A. arguta) 、異色獼猴桃 (學名A. callosa var. discolor) 、闊葉獼猴桃 (學名A. latifolia) 山梨獼猴桃 (學名A. rufa)及台灣羊桃 (學名A. setosa) 等五種,分布頗為廣泛,就如報告所言,「深具育種開發的潛力」。而沒列入調查報告的品種,至少仍有阿里山奇異果 (A. arisanensis)、及台灣奇異果 (A. callosa var. formosana) 台灣目前栽培奇異果的區域不多,包括新竹尖石鄉後山、以及五峰鄉雪霸休閒農場,還有南投仁愛鄉的維也納民宿農場等,種有綠肉與黃肉的品種。3磅盒裝,可售至新台幣900~1,200元。

奇異果富含維他命 CKE、葉酸 (Folate) 、鉀、抗氧化劑 (Antioxidants) 葉黃素Lutein)、及纖維,因此對身體健康頗有益處。11 它的果皮也可食用,特別是無毛品種,毫毛較少的金奇異果也常連皮食用,無需去皮 (個人也試過,還可接受)。所含奇異果蛋白酶(Actinidain)商業上常作為肉的嫩化劑 (Meat tenderizer),所以有助消化。不過有些人對這蛋白酶有敏感反應,即有「乳膠-水果症候群」(Latex-fruit syndrome) 的症狀。12

這症候群是指對天然橡膠的乳膠 (Natural rubber latex--NRL),例如乳膠手套 (Latex globe) 過敏者,對某些蔬菜、水果、核果也會產生類似的敏感反應,尤其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些蔬菜、水果、核果包括奇異果、香蕉、蕃茄、木瓜、鳳梨、水蜜桃、杏、核桃、馬鈴薯、蘋果、百香果、鱷梨、芒果、無花果、草莓、芹菜、胡蘿蔔、青椒、及大豆等等。因為乳膠蛋白與這些蔬菜、水果蛋白質的分子構造有相似性,因而導致所謂的「交叉反應」(Allergen cross-reactivity),而使一些人產生敏感反應。

對乳膠有過敏反應的人口,約佔 0.8% 8.2%12 而這些對乳膠有過敏反應的人口中,約有三至五成的個人,屬於「乳膠-水果症候群」。乳膠過敏的症狀,可以小至眼癢、鼻癢、流淚、流鼻涕、打噴涕、或皮膚起麻疹,大者可導致支氣管氣喘發作、喉頭水腫、甚至過敏性休克。小孩食用蔬、果時,似乎較容易得到「乳膠-水果症候群」的過敏症狀,依其過敏反應的情況,需請小兒科醫師作適當的處理。通常小孩長大後,這些過敏症狀可能就會減輕或消失。

奇異果實生苗需約七年才會開花結果,因此通常利用嫁接法繁殖。因它的花不太吸引蜜蜂,因此需要安置許多蜂箱 (每公頃8個蜂箱) ,因飛行距離的限制,「強迫」這些蜜蜂採蜜而傳粉 (Saturation pollination)。奇異果藤和葡萄藤一般,必需年年修剪。奇異果只生長在一年或更老的枝藤,但老枝產量會減少。因此三年以上老枝藤則需剪除。當植株810年老時產量最高。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蕃薯的由來 (The Origin of Sweet Potato)


蕃薯的由來 (The Origin of Sweet Potato)    黃慶三 (05/01/2019)



                                                                                蕃薯

                                                                       食用蕃薯葉

 
                                        第一個人工」「基改食品(Univ. of Nevada) 1


蕃薯 (Sweet potato,學名Ipomoea batatas) 牽牛花科或旋花科 (Morning glory familyConvolvulaceae),蕃薯屬 (Genus Impomoea),原產於南美洲。牽牛花科約有50屬,1,000個品種,其中 I. batatas 是主要的農作物,其他品種很少被作為農作物,有些甚至含有毒性。某些I. batatas栽培種則被培育成觀賞用,而稱為結塊莖的牽牛花 (Tuberous morning glory),在園藝店出售。在北美洲超市裡,蕃薯常被稱作 “Yam”,事實上,真正的 “Yam” 是「山藥」(True yam學名Dioscorea spp.)[ 請見拙作 《山藥  (Yam) 》,http://cshuang2.blogspot.com/2017/10/yam.html],而非蕃薯。

2004年,依據秘魯的 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IPC),在分析 291個人工栽培種植的蕃薯栽培種後,2 發現這些蕃薯的 DNA可能在幾百萬年前,就被有基因水平轉殖(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 能力  (* 請見下述筆者) ,會讓植物個體某部份膨大的農桿菌屬 (又稱土壤桿菌屬,Agrobacterium spp.) 殖入它的DNAs,而使原是根部細長的蕃薯,長出肥胖、多澱粉的塊莖。 8,000年前,南美洲的原住民,選擇根部膨大甜美的品種 (即已受農桿菌屬侵入的品種) 來栽培 (Domestication)改進,而有8,000年來,人們一直拿來食用的品系。但在其他野生蕃薯 (不會結出所謂「蕃薯」根莖的野生種) DNA 分析裏,就沒呈現農桿菌屬的DNAs

因此,逺在人類還沒出現的幾百萬年前,自然界就已經運用了類似下述的「人工基因轉殖手續」,創造出第一個天然基改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或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蕃薯。人類食用蕃薯這「天然基改食品」約有8,000年的歷史,直到今日,而且還會繼續食用,包括蕃薯 本身及蕃薯葉。「人工基因轉殖手續」指利用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而生產特性經過人工基因改造之食品,其方法是把某種事先選擇的生物,可能是動物、植物、或微生物,剪取其所需特性的基因,移殖到另一生物體內,使這接受外來基因的生物改變性狀,如耐寒、抗旱,生長快速、增加營養成分、抗除草劑、耐貯存、抗病蟲害等等 ,而生產所需要的食品。1994年,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批淮第一個「人工」的基改食品」,“FLAVR-SAVR” 蕃茄上市。1,3但因管理經營的原因,“FLAVR-SAVR” 1997就停止生產,公司被Monsanto 所收購。依據USDA (updated July 16, 2018)4目前基因改良玉米、及基因改良大豆,約佔全美的 93%以上。這些玉米及大豆,除了少數為人們直接食用外,主要作為牲畜、魚類的飼料。

蕃薯原產於中、南美洲,Roullier2013年分析1,245個亞洲及美洲的蕃薯品種 DNA (發表於2013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發現大洋洲 (Oceania--即中南太平洋諸島) 的蕃薯,在公元 1,0001,100 年就由南美的安迪斯山區 (Andes) 引進。5,6 顯然在哥倫布抵達南美的400年前,玻里尼西亞人 (Polynesian) 就來至南美洲,並帶回蕃薯。Roullier 並藉由 Capt. James Cook 1769年從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群島 (Polynesia) 取回的乾蕃薯標本 (現存於London Museum) DNA 的分析比較、和佐證 (近代蕃薯由於全世界各地500多年來不斷的雜交、栽培,其DNA 有時常難用來追溯它的最初起源),她和研究分析團隊發現 Capt. Cook 蕃薯標本的進化,可追溯回到厄瓜多爾 (Ecuador) 及祕魯 (Peru)Roullier研究團隊依此研究成果,描繪出蕃薯傳播至東南亞路徑及年代如圖一。
 

圖一:蕃薯傳播至東南亞路徑及年代:(1). 紅色—1,100 A.D.  玻里尼西亞人;
(2). 藍色1,500 A.D. 西班牙人;
(3). 黃色--1,500 A.D. 葡萄牙人。(Roullier, et al., 2013) 5


以蕃薯DNA 分析,追溯玻里尼西亞人在哥倫布抵達南美的400年前,就來至南美洲的證明,也許只是「間接」的證據,但在南美巴西東南部 1800年代,Botocudo原住民 (這原住民現已不存在) 遣骸中,就發現存有玻里尼西亞人的 DNA (2013 年自然雜誌--Nature)7 特別是14個遣骸中的兩具,只含有玻里尼西亞人的 DNA,而無絲毫美洲原住民的 DNA,即他們該是定居下來玻里尼西亞人的直系後裔 (New Zealand NewsHub, 23/10/2014)8證明在上千年以前,玻里尼西亞人就可能抵達南美 ,而且他們翻越南美東部險峻的安迪斯山脈,抵達巴西東南部

台灣阿美族的祖先於5,200年前離台,開始做跳島式探險、遷徙、定居,依循著菲律賓、印尼,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路徑,在 2,500 年前航行至里尼西亞 (請見圖二)9,10依據DNA 分析,以及語言、風俗習慣、農作物等等因素,紐西蘭毛利人 (Maori) 該是含有台灣阿美族人血統的後裔,在700 1,000年前定居於紐西蘭至今。目前復活島 (Easter Island) 原住民拉帕努伊 (Rapa Nui) 祖先的血統分析,指出他們76% 為玻里尼西亞人,8% 為美洲原住民,16% 為歐洲人。假如這些玻里尼西亞原住民,能從14,000公里以外的海洋洲,航行至復活島、並定居於此的玻里尼西亞人,怎不會來到 3,700公里外的智利?


台灣原住民的祖先於5,200年前離台往南,開始做跳島式探險、遷徙、定居。

圖案說明:關於毛利人的起源,當前較普遍獲接受的理論是他們主要來源於台灣,經過數世紀在島嶼間的遷徙而來到紐西蘭成為玻里尼西亞人的一支。

(From 毛利人》,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08/24/2022,圖示 by David Eccles) 9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毛利人

至於蕃薯傳入台灣的時間,可說是眾說紛紜。一般的說法大致可分為幾類:(1.十六 世紀中葉,中國的海盜逃到台灣時,順道自中國傳來;(2. 十六世紀末,由福建漁民帶來台灣;(3.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期,由福建移民攜來;(4.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時所引進;(5. 十八世紀初期,由福建移民攜來;及(6. 原住民自其他島嶼帶回。依據台灣公共電視公民新聞 07/07/2009台灣番薯探源》的查證一文,11 (1) 至第 (5) 的說法都必需排除,所以最大 (或惟一) 的可能是第 (6) ,即原住民自其他島嶼帶回。


依據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2008 臺灣外來植物引進史》,12推測蕃薯是從原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引入,於十六世紀再輾轉引進台灣。但以玻里尼西亞人高超的航海技術,以及上述5,200年來就從台灣開始,在南太平洋開始做跳島式探險、遷徙、定居,這些里尼西亞人是否「三不五時」會有「返鄉探親」之旅,而早就把蕃薯帶回台灣? 蕃薯為台灣先民重要的食物之 一。二次世界大戰過後,資源、糧食極端缺乏,有相當長時間,特別是鄉下,蕃薯曾為家家户户部份或大部份的食糧,也作為飼料作物。豬農以蕃薯和它的莖葉作為餵豬的主要飼料,蕃薯葉也因而稱為「豬菜」;平民、農家也常以蕃薯葉為主要蔬菜,所以過去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蔬菜。

近年來,台灣在農業單位 (例如花蓮農業改良場) 的品種改良及努力推廣下,蕃薯葉已成為家常菜,也登上餐館的菜單,有些餐廳甚至將蕃薯葉當作招牌菜了。從前在住家附近空地及水溝邊常見種植蕃薯葉,漫溝而長,隨時可「過溝」採摘葉子做為蔬菜,故亦稱為「過溝菜」。 

「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簡稱「亞蔬中心」,Asian Veget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AVRDC) 用六種化學分析方法 (Assays),在檢驗台灣生產、經常食用的二十七種蔬菜的抗氧化活性 (Antioxidant activity --AOA) 後,加以平均,於二OO四年的報告中,列出它們的「排行榜」,蕃薯葉名列第一。蕃薯葉的營養價值及其作為美味的蔬菜,請見筆者另一拙作蕃薯葉 (Sweetpotato Leaves) 13 http://cshuang2.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265.html

因此蕃薯的「由來」,是在幾百萬年前,由農桿菌屬以其基因水平轉移」的特殊能力所「創造」出來,而在約 8,000年前由南美洲原住民栽培 (Domestication)、作為食物,而成為第一個「天然」的「基改食品」。這個「基改食品」先在約1,100A.D. 由玻里尼西亞人傳佈至南太平洋地區,而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再傳至歐洲、非洲,而至全世界。所以這個「基改食品」已被人們及某些動物 (例如豬隻等) 食用了幾千年,而非上述的第一個「人工」「基改食品(“FLAVR-SAVR” 蕃茄) 的二十幾年歷史而已。這群IPC的分析研究者,認為這 8,000年歷史的「天然」「基改食品」,或是只存在二十幾年的人工」「基改食品」,至今一直沒見到它對人類健康或生態有負面作用的報導或病例,而希望可以減少消費者對基改食品」的許多疑慮。2 尤其世界人口的劇增,特別是發展國家糧食的需求,推廣基改食品的生產,將是解決目前及未來糧荒極重要、可靠的方法之一。

*筆者註:細菌有基因水平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 或稱基因側向轉移(Lateral gene transfer—LGT) 的能力或特性,即細菌能將遺傳物質傳遞給其他細胞,而非其子代的轉移過程。所謂的「基因垂直傳遞」(Vertical gene transfer—VGT),則是生物由其祖先繼承遺傳物質。細菌這種基因水平轉移的能力或特性,猶如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 的人工基因水平轉移一般,由於注入其DNAs至其它生物,例如上述的蕃薯,或「攝取的新基因或其組,而造成新的變種或栽培種。這「攝取的新基因或其組能力或特性,也使細菌具有分解新型藥物或化學品的能力,例如抗生素或殺蟲劑等,而使某些細菌變成超級細菌」的主因。請見拙作 漫談「超級細菌」的「噬菌療法」(Phage Therapy) 14http://cshuang2.blogspot.com/2018/01/phage-therapy.html